2022年,龙钢公司炼钢厂紧密围绕“人才强企、人才兴企”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跟踪问效,抓紧抓实教育培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让“千里马”在赛道上竞相奔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名师指导+立足前沿,打造用才“大舞台”
“名师讲得就是透彻,听起来让人耳目一新,简简单单的一个名词变化,原来背后有这么多用意。”学员在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课程结束后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该单位率先开设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精品培训班,突破时空局限,创新培训载体,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紧随培训热点,深耕培训内容,以外部专家现场授课和企业名家网络取经为主要培训形式,先后邀请陕西省金牌内训师、名校“高精尖”教授、公司职能部门各专业大咖开坛授课。同时在培训中,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情境教学”“提问答疑”“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相结合,改变了以往照本宣科的“填鸭式”宣教模式,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提高了培训效果。2022年,该单位累计完成培训157项,培训课时315课时,培训人数3396人次。
整合资源+特色培养,搭建育才“立交桥”
“要加快技术型团队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出实招、出硬招,让有想法、有能力、有激情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该单位整合资源,挖掘人才培养潜力,定期开展技术比武、师带徒、技艺相传活动,锻造出一支懂技术、爱技术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激励年轻人在赛中练,练中学、学中干,充分激发“造血”功能。将对标管理作为创效的关键抓手,紧盯关键指标,找准攻关难点,选派技术骨干赴福建三明钢铁、武汉鄂城钢铁、江苏沙钢、山西建邦、立恒钢铁等对标学习,通过对标找差距,寻找赶超路径,为各项经济指标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扎实推进职工科技成果创新实践工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广泛开展“查找提改献”“一计一策一事”、QC活动、“网上练兵”、修旧利废、技术攻关等技术创新活动。2022年,该单位职工梁少鹏获得陕西省冶金青年科技奖;高仲毅入选第三批渭南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并入选中国科协陕西省企业创新达人;冯建斌先后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首席技师”,并被列入“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
对症点穴+靶向发力,孕育人才“新希望”
该单位以“青蓝工程”传帮带机制(即双师制、激励制、过关制、积分制)为抓手,为每名新入职大学生精心挑选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的生活导师、技术导师,按照从简到难、深入浅出,手把手做好心理和技术上的传帮带,让大学生在一线“墩苗壮骨”,并为大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从军训及培训、实习、轮岗交流、定岗定向成长四个阶段进行全面考核和常态化监督。每月按照积分对大学生进行排名,将排名结果与任职定级、奖惩、选拔使用直接挂钩,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干事活力与激情。同时把一批新入职大学生充实到关键见习岗位进行锻造,每月给予岗位津贴和成长基金,明确晋升途径和职业规划,量化日常表现和成绩收获。2022年,该单位先后有18名大学生走上关键、技术管理岗位,6名大学生进入专业工程师助理序列。
机制引领+突出激励,开辟人才“快车道”
“此次荣获‘优秀内训师’是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我一定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为大家带来更专业、更丰富的授课。”该单位优秀内训师张建波说道。
该单位深入推进“群星璀璨 照耀钢城”先进典型培树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对在安全环保、生产工艺、设备管理、教培竞技等方面业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授旗奖励,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树立“以业绩论英雄,以结果论能力”的鲜明导向,编制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赛马”机制推进方案,配套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赛马”比拼结果,对排名靠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2022年,王野山、罗海生荣获陕西省首届“三秦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二等奖、三等奖;李红杰荣获陕钢集团班组管理创新实践成果发布会一等奖。(龙钢公司 路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