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军山下、沔水河畔的这座钢城中,有这样一个班组,他们能把青春活力转化成“超能力”,带领全员“披荆斩棘”,激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今天,就请跟随我来为您揭秘汉钢公司轧钢厂轧机装配车间机加班的各种隐藏“buff”!
他有问需问策的“掘地功”
“棒线3号月牙铣主轴不转了……”听到月牙铣工小朱的“报警”声,班长徐亮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奔向现场。
面对机床异常故障,徐亮沉着冷静,一边听小朱描述发生故障的经过,一边动手检查起来。排查油路、检查电气元件……经过“多面手”徐亮的一番维修后,3号月牙铣机床主轴终于响起了那熟悉的机械转动声。
今年以来,该班组紧盯生产经营中的“卡脖子”难题,在破瓶颈、强弱项、补短板上不断下功夫,大力落实降本增效相关工作。今年4月份,在轧钢厂取消了机床维修承包招标后,该班组迎难而上、自主创新,通过加大岗位技能培训、机床维保授课等措施,积极动员班组职工开展修旧利废等工作。截至6月份,已排除了15台机床“疑难杂症”,节省机床维修保养金额近20万元,为公司提质增效再添新动能。
他手握攻坚克难“开山斧”
愿带头做“开山斧”,面对轧线规格更换难点问题,他敢于接“烫手山芋”、敢啃“硬骨头”,这就是该班组月牙铣工“余大拿”——余叶。
在棒线试轧开发T63E规格品种钢时,接到试轧方案后,正在休假的余叶果断从老家赶回到厂里,开始着手研究新商标的编程与刻字方案,但新品也有相应新要求,这一次技术挑战很大。
“再硬的骨头也要把它啃下来,因为我们有一副‘好牙口’,这副‘好牙口’就是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强大的创造力!”在班组攻关会上,“余大拿”的话语铿锵有力。
经过团队不断讨论分析,余叶和工友们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程方法,为了杜绝轧机掉肉、粘钢 、脱槽的不利因素,他将设计图形和机床参数反复调整、程序反复修改,经过多次修改与调试,最后终于达到满足轧制技术需求。
上述只是余叶工作的一个缩影,这些年他敢闯敢干,解决了月牙铣加工的诸多“疑难杂症”,攻克了生产技术“瓶颈”,啃下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硬骨头”,为“禹龙”家族昌盛奠定扎实根基。
见微知著“千里眼”
“7月10日中班轧辊检查:编号φ25k1/4E,加工孔型不符合工艺要求,轧槽底部有明显不平痕迹……希望班组兄弟们认真加工,做好自查,重视质量!”
立足职责、精研业务、研究规律,能够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这就是该班组质检员同永平。
“禹龙”根基,质量为本。在探索如何促进加工质量提升的道路上,同永平把“质量”二字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从细节做起,切切实实服务好一线,为生产保驾护航。
“产品质量就是我们的饭碗,我们要更严要求执行工艺质量标准,让客户用得放心、用得省心。”这是他的初衷。
为让班组能更快的掌握各项质量检验标准,及时发现“病根”,他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检验机制,全面优化质检流程和标准,监督班组职工对所加工的轧辊、轧槽、月牙槽,进行严格的自检、互检、专检、班检,从各方面层层把控好工艺质量关。此外,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备辊,他会及时下发纠正、预防措施单,尽自己所能保障班组的加工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切实坚守好质量底线。
其实,哪有什么“超能力”,这些都只是汉钢人的使命担当,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景——企业好、发展好,个人才会更幸福。(汉钢公司 陈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