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精准施策,因地制宜,为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0-03-18    作者:陈茜    
0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创新的第一动力。在陕煤集团、陕钢集团“三会”中,陕煤集团董事长杨照乾、陕钢集团董事长杨海峰分别提出:“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支撑”“推动党建领航不断深化,要加快推动五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观点。从设备管理角度出发,致力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设备维护水平高的团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人岗匹配,推进专业人才归队。众所周知,“唯有人岗匹配、人岗相适”,才能人尽其用,提高执行效率。一是建立在册职工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信息登记台账,掌握第一手资料,岗位分配优先考虑主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学历,将技能、技术职称等级作为个人学识、技术、能力的起点评判标准,大力组建设备点巡检队伍,符合汉钢公司的设备点检管理组织体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二是坚持实行定期干部考评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干部月度履职情况;采用指标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按期开展分级考核、量化评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岗位调整的重要参考。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基层工作调研、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职工日常表现,“听其言、观其行”,真正摸清不同人适合什么岗位,什么岗位适合该干部成长与发展,更好地在基层发光发热,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构建培育平台,激发建功立业热情。构建培育平台是加速人才成长的有力手段,不仅可以消除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还能不断蜕变、提升自己。一是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效应,举办电气仪表知识大讲堂活动,选取资深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授课,鼓励、带动更多的青年职工参与,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二是针对人才梯队建设现状,大力实施素质提升项目,涉及定期教育培训、技术交流、专项研讨等多项课题,借助设备大修、电气春检及秋检等有利时机,积极发挥“传带帮”作用,实行现场手把手教学;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技能大赛长效化机制,多措并举,实现理论+实践双提升。三是大力实施“三基三对标”项目考察,结合“内部对标补短板,外部对标缩差距”的原则,实现走出去开阔眼界、引进来创新发展,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规范执行标准,深化绩效管理理念。制度是执行的支撑和依据,用好绩效管理对人才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在绩效管理运行中,要结合部门实际,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考核制度,细化各项奖惩考核办法,做到执行有据、有法可依,同时用好员工岗位激励津贴政策,让更多职工清楚差距,积极主动提升学历、技能或者技术职称,为企业提高综合实力打下基础。其次,由部门一个整体,分解至多个个体,根据职责划分、业务能力等因素,设置绩效等级模块,实行多劳多得绩效奖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最后,重视关键岗位人员绩效级差管理,充分结合工作绩效和职业技能,每月绩效分配要参考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实际贡献等方面,结合公司月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权重比例奖罚,并且坚持优胜劣汰原则,推动员工强化学习,提高岗位竞争力。

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复合型人才落地。人才是科技成为现实的驱动力,设备管理基层单位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突破的根源地,一直以来不断涌现出一波又一波的优秀青年。一是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技术攻关等项目建设,以节约成本、促进降本增效为抓手,挖掘职工内部潜能,实施激励政策,在提升技术水准的同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坚持引进创新。逐步应用数字化转型,引进成熟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更新淘汰老化设备,在高炉优化、自动化控制方面下功夫,提高本质化安全管理能力和装配水平。三是支持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注重钻研和总结归纳,积极参与国家级或者学术界的科技成果论文撰写、申报项目专利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公司对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等科技创新作出贡献的集体或者个人给予一定奖励,突出主体性和激发主观能动性,为打造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020年,是企业增强实力、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扬帆风正好,破浪终有时”,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以更加紧迫的使命感、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扎实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创新佳绩。(汉钢公司设备管理中心 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