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红色七月延安梁家河
发布日期:2018-07-19    作者:秦建华    
0

为隆重纪念建党97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一来临之机,公司党委组织了红色主题教育日活动。作为第二批赴延安、梁家河参观学习的一名党员,我得以和19位同事一起同赴圣地,接受红色洗礼。

延安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曾经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大学时光,延河岸边、杨家岭下都曾经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重新踏上这片热土,心里的激动难以言表。这里的山山水水曾经是那样地熟悉,如今却是变得陌生而又新奇,一别数年,放眼望去再不是昔年的穷山瘦水,这里的变化也早已是翻天覆地。两天的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参观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再次走过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重新体验了当时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环境,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一孔孔窑洞、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站立在七大会议礼堂中央,回忆着当时白色恐怖下小米加步枪创造的奇迹,深深感叹胜利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倍加珍惜。对比今昔,感慨之余,心中更多地是对我们党的深深地感激。相比于学生时代,今天的我对革命圣地的认知更多了一份由衷地敬仰,对延安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告别延安市,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徐徐驶进梁家河,这里青山如黛、碧空如洗,这里让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魂牵梦系,这里记录着他七年知青岁月中的艰难和困顿,同时也记载了他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一颗真诚的心和一双奋斗的手改变全村落后面貌的奋斗历程。走近梁家河,参观了梁家河村史展览馆、知青井、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的代销点、缝纫铺和铁业社、知青旧居等,真实感受到了知青插队时期的艰苦生活环境,真切感受到梁家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变化和梁家河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党课时,虽然头顶烈日,但所有听讲的学员无不认真,边听边记笔记。听着当地老乡娓娓道来的自己与当年的习近平“零距离接触”的点滴旧事,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的习近平在梁家河生活的一幕幕场景,昏暗的煤油灯下他在读书、田间地头劳动之余他在读书,他带领村民挖沼气池、打知青井、建铁业社,他倾其所有帮助要饭花子、他时时关爱帮扶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残障村民……心中深深折服于习总书记不为环境所役专注学习的执着和坚韧,深刻领会到年青的习近平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精神。走进梁家河村村史馆院子,站在"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16个大字下,面对党旗,紧握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铿锵的誓词传达着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念。那一刻,热血在胸中沸腾,那一刻,信仰是如此坚定,那一刻,真的深深地骄傲和自豪—为自己是这八千九百万优秀大军中的一员。

来去匆匆的两天行程很短暂,但对灵魂的教育和触动却深远。此次与领导和同事一起参与的“延安—梁家河”红色主题教育日活动,使我对“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习总书记“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有了更为具体的感悟,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坚持弘扬“延安精神”和“梁家河精神”,不断锤炼党性观念,持续提升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立足岗位,传承发展,与时俱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把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指令和要求落实在本职工作中,真学、真懂、真干,为企业追赶超越创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韩城公司/秦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