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我心中的“经典”
发布日期:2018-06-06    作者:吴奕萱    
0

“经典”二字,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传世之作,它需要具有典范性、权威性。而在当今社会,这个含义被扩大化,提起经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床前明月光”,想到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亦或者是《红楼梦》这等著作等等。

但经典又何必拘泥于这些呢,今天我想要说的经典便是一个人——他的整个人生经历都可以称作是经典,甚至是传奇。他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他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不仅从小苦练剑术,更熟读兵书,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他就是南宋伟大的将领、词人,辛弃疾。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古人云,侠,重言诺、讲义气、轻生死、薄名利,谓之大侠。而辛弃疾身上正有着这种侠气,在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后,他愤然起义,展露出了惊人的果断和军事才干。他曾率领50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生擒张安国,这一年,他只有23岁。少年英雄,他从此声名大噪,平叛贼、建兵营、想着北伐中原,恢复失地。但现实是残酷的,官场黑暗。南归之后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赴疆场,为国尽忠,更不必说北伐中原。从此,他终其一生都被贬在外,频繁调任多达37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虽不能上阵杀敌,但对国家的忠诚使得他用血泪把刀剑溶成了小小一枝狼毫。爱国之情一直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让他不能自己,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即便在睡梦中,他也不忘初心,想着上阵杀敌,收复中原。“男儿到死心如铁”更是证明了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坚定的意志。

健笔柔情

这样一个金戈铁马、豪情万丈的将领,却曾在带湖写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样的词句;也曾写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身侠骨,一片柔情。他一生关心宋朝恢复大业,但也向往着有一天能够收复家国,与亲人过着平凡、安逸的生活。

曾经建军立业的将军,在踌躇满志、一腔热血的时候却被贬在外,一生漂泊,可怜白发生。数年以后,人们又想起了那个少年将军,而此时他却已白发垂髫,重病在卧,病逝在了上任的路上。那一天,他躺在病榻上,嘴唇颤抖,目光死死的盯着北方、“杀贼、杀贼”!他长呼数声,声断而逝,而就在北方的天空上,将星陨落,从此在也不会出现。

这就是我心中的经典——辛弃疾,每每读到他的词,我的眼前总是浮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的哭诉,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梦想着总有一天要收复失地。而我也沉浸在他的爱国情之中,不能自己。(韩城公司/吴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