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梦萦梁家河
发布日期:2018-07-12    作者:樊红军    
0

梦萦梁家河

大概是因为自己曾在陕北学习和生活过几年的缘故吧,我一直有着浓重的陕北情结。加上最近经常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这本书,整个人便时常被书里的情节带着,头脑里满是陕北高原的山水人物,自己好像也和欢迎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的乡亲们一起,感动并喜悦着。

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在陕北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梁家河度过了7年的青春岁月。他后来回忆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年轻的习近平正推着满满一架子车黄土,努力地往坝上推,汗水顺着他的脸颊脖子往下流,衣服早已湿透了......”

“他手持木夯,用力地砸向地面,手上全是血泡,磨破了,流着血......”

这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与大伙儿一起打淤地坝的情景。梁家河的乡亲们说:“近平干活不惜力、不撒奸儿,”“近平的苦以满帮间。”年轻的习近平经历了最真实的劳动,他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品格赢得了劳动者们的尊重。最基层的劳动让习近平最直观地了解了劳动者的思想和需求,奠定了他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的人生目标。

为了解决修理农具费时费力的弊病,习近平创新性的在梁家河成立了“铁业社”,不仅提高了农具修理采购的效率,而且还为村里创造了额外的收益;为解决燃料的问题,习近平通过学习,因地制宜,成功的在陕北高原上建立了第一个沼气池,从此乡亲们再不用为寻柴烧饭发愁;他动员乡亲们打水坠坝,大大减轻了打淤地坝的劳动强度;他引领乡亲们成立了代销店,解决了日常用品采购难的问题;他带领乡亲们打甜水井,解决了吃水的问题;成立缝纫社、建磨房、修菜园......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实在在的为乡亲们解决了大问题。

这是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乡亲们干的实事。从小菜园小磨房到淤地坝沼气池,事情无论大小,只要是有利于群众的,习近平总是异常坚决。为乡亲们做实事,做好事,这是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口碑。他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他充分发挥自己有文化、知识面广的特长,在有关群众利益的是事情上殚精竭虑,大胆创新,为群众谋得了福利,为集体创造了财富。

他教给随娃: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

他教给铁索: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他教给能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

他教给黑子: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这是传承,习近平给梁家河留下了党的优良传统。

40年后再回梁家河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显得非常高兴,因为他看到乡亲们的光景好了,到处生机勃勃。

《梁家河》与我来说,它记录的不仅是发生在我熟稔的第二故乡的一段历史,更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为人民做实事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坚持谋实事、做实事,是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汉钢公司计量检验中心 樊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