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产能产量“双控”,能煤“双控”和“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今年来,汉钢公司炼铁厂聚焦以高炉为中心的工序生产模式,深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提煤降焦指标攻关,实现了铁前系统生产经营工作逆势上扬。
奋楫争先,勇于面对全新挑战
在原焦比的基础上再降40kg/t !那么要如何保障外围、如何组织生产、如何调整炉况,毫无经验的炼铁人该从何处进行突围?
在集团、公司的三会报告上,炼铁工序入炉焦比被定为368 kg/t,这无疑为2022年铁前生产定下了主基调。“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我们要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斗志,不讲客观、不讲理由,在优化生产上下功夫,为高炉生产创造条,为夺取指标提升的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在各种会议上该厂负责人陈智平都会为大家加油打气。
当然历史也证明,不能吃苦、不好钻研、不善于总结,没有自信心、不敢承担责任和风险、没有魄力的人,是注定炼不好铁的。面对“硬骨头”,炼铁人拿出真刀真枪、大刀阔斧、壮士断腕的勇气与魄力,坚持炉内炉外协同联动,车间科室精密配合,举全厂之力向着焦比368kg/t的任务目标发起了冲锋。
不等不靠,积极创造外围条件
铁前系统是“提煤降焦”的主战场。然而,受制粉系统能力的限制,高炉要煤需求无法满足,导致供需失衡,这也成为今年“提煤降焦”低成本战略中的“致命点”。
阵痛之下必然蜕变。在集团及公司大力支持下,该厂通过系统升级改造新建一套39t/h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一举解决掉制约生产的瓶颈,实现了不间断智能化喷吹,煤粉也从以前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的“供大于求”。同时,为更好的发挥此套系统功能,该厂对标行业先进,调整制粉系统风量、控制煤粉系统流量,优化喷吹系统风量、送煤量等参数,随着全新工艺的上线使得该厂1#、2#煤粉细度-200目粒度占比保持在85%以上,3#煤粉细度-200目粒度占比提高至75%以上,完全满足高炉所需。加之与高炉大富氧、高风温相结合,提高了煤粉在风口区域的燃烧率,高炉炉况顺行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除此之外,该厂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作为,紧密结合目前生产实际,对炉料实施精细化管控,控制焦炭入炉粒级,降低筛分速度,逐步将焦炭筛板25mm调整至22mm,通过缩小筛孔,减少焦批焦丁分流,保证了主焦焦层厚度,并将焦炭振筛速度下调至3kg/s,确保炉内中心料柱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透液性,实行“我用我要看,我用我要管”的物料延伸管理机制,从焦炭计划采购、装车出厂、发运衔接、料场规划、使用配比等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并以堆新吃旧、吃旧搭新等多种配加方式,稳定了入炉焦炭整体质量和水分,为提煤降焦做足基础保障。
创新求变,披荆斩棘突破自我
外围条件具备后,该厂两座高炉紧抓低硅冶炼中的细节工作,注重从精料入手,从工序过程进行控制,要求原燃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符合工艺控制红线要求,以优化炉前出铁、活跃高炉炉缸、稳定渣铁物理热、疏导炉内气流、提升煤气利用率等为调整手段,以大风量、高风温、高富氧为措施,通过合理控制边缘与中心气流发展,调整顶压,稳定风量,提高富氧率,逐渐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高炉管理模式,促使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连日突破。同时该厂加强生产组织,紧盯炉前铁口打泥量、铁口深度和出铁前准备,标准化操作以及信息共享,有效保证了出铁平衡,提高拉兑罐效率,确保高炉出净渣铁,为高炉创造出有利的外围环境。1月份,该厂高炉入炉焦比实现“破四见三”,平均入炉焦比同比下降58.59kg/t,平均煤比同比提高44 kg/t;2月份该厂以稳为主,不断巩固前期经验,探寻新的降焦方法,取得焦比一度达到367.86kg/t的喜人成绩。
杨海峰董事长说过“新长征路上,风雨兼程可能是常态,但是风雨无阻是心态。”在高炉提煤降焦攻关道路上,汉钢公司炼铁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不断追求卓越,做实“高效冶炼”大文章,为公司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钢公司炼铁厂 邓铁拓 何光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