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钢公司轧钢厂,活跃着100余名大学生员工,他们有想法、有干劲,从大学生成长为钢铁战线的骨干,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推动轧钢产能攻关、治亏创效。近日,笔者走访了他们中的代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小目标”。
薛亚峰:工艺技术员
2017年小目标:中废率降至0.1%以下。
“虽然技术员的工作项目繁多,但是每一项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能重此轻彼。”调入技术员岗位以来,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指标跟踪、工艺备件管理等多项工作,成了薛亚峰每天的主要任务,从棒一到棒三,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分厂及作业区的一致认可,年纪轻轻就被选为首届“感动龙钢十大人物”。说起下一步工作目标,薛亚峰有点难为情,“2月份中废100多支,事故责任涵盖操作、设备、原料等多个方面,必须一根根进行分析,然后归类总结,这样找出症结,逐个击破。”随着多线切分产能制约因素的逐步攻克,降低中废成为了棒三作业区的重心工作。
说起中废攻关来,他更是头头是道,“2月26日K4未进,原因是料型尺寸不合适;3月1日K2中线堆钢,是由于出口导卫切分轮间隙变大,切分刀坏造成。”棒三的每一支中废,都在他脑子里“备了案”,说起如何实现控制中废的目标时,薛亚峰踌躇满志,首先要把原因弄明白,举一反三,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重蹈覆辙,形成这么一个PDCA闭环,中废自然就降下来了。
张立:机修技术员
2017年小目标:降低设备误机率,岗位创新再出新成果。
“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他的工作笔记首页,这几个字赫然醒目。2013年调入轧钢厂棒一作业区以来,在不断的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设备管理经验。“设备管理核心在于计划,包括检修计划及时性、备件计划准确性、油料计划经济性、工作计划全面性,全部都要面面俱到,这样才能实现设备故障由 ‘救火’向‘防火’的彻底转变。”说起2017年工作思路来,张立毫不含糊。
张立的第二个小目标,就是持续推进岗位修旧利废、岗位创新工作。2016年,他先后牵头完成棒一CD辊道联轴器、出炉辊道、回炉钢小车等10余项设备改造项目,直接创效20余万元。2017年他有自己的大打算。“技术员优势就在于,能够站在整个设备系统上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在当前备件紧张的情况下,修旧利废势在必行。像悬臂辊道、冷床输入辊道、夹紧缸等等,都有改造的可行性。”张立信心满满地说。
对于这个岗位,张立还表示,尽管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他还是会继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生产一线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路文静:政工员
2017年小目标:传播轧钢正能量,外宣工作上再上新台阶。
她是同事眼里的“路总催”,和她见面第一话题永远是稿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轧钢生产节节攀升,各类生产指标不断突破,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日新月异,这么好的生产势头,不宣传出去,就是我们搞政工的失职。”她语重心长地说。
为了得到及时、客观的新闻素材,她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与新闻报道现场“面对面”。她经常说,轧钢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多写出 “沾油污”、“带汗水”、“冒热气”的文章,这样的宣传内容才能做到 “接地气”。 为了完成一篇深度报道,她经常执着坚守挑灯夜战,秉着坚韧而坚定的“阿信”精神,用功力深厚的写作技巧,捧出轧钢宣传一篇篇精品之作。
“别小看宣传这个岗位,学问可大着呢。”路文静说,新的一年,她希望动员更多的职工参与到宣传工作中来,把分厂宣传工作推向更高台阶,为发扬轧钢人勠力同心、不断突破的进取精神、传播轧钢正能量点赞。
轧钢像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很多……
谁说毕业了非要穿上西装领结,我们工服整洁照样光彩夺目。轧钢的大学生们,用轧钢特有的拼搏精神,阐释了当代大学生不一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