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楼梦》(87版)给我留下的记忆如此深刻,以至于时隔多年只要谈起红楼梦,剧中不同性格特征的各色人物就会栩栩如生跃入脑海,久久挥之不去,此时的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经典的魅力。窃以为这部剧能余音绕梁三十载,重播一千余次,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与剧组的全体创作人员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分不开,与他们尊重原著、打造精品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亦与他们精益求精、专注细节、潜心钻研的敬业精神息息相关。该剧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精雕细琢的艺术佳作,还彰显着艺术家们守专长、制精品、求完美、塑人品的匠人精神,87版电视剧《红楼梦》用30年的岁月沉淀诠释了艺术精品永不衰退的生命力和恒久的精神价值。
有人说87版电视剧《红楼梦》是编创人员耗费数年心力精心结出的“硕果”,是理想主义的纯真年代奏出的凯歌。这并非言过其实,为了真实呈现原著,导演王扶林老老实实读了一年的书,作曲家王立平用四年半的时间呕心沥血创作了14首红楼组曲,三位编剧“钻到”原著里研究每一个故事,同时还成立了庞大的红学顾问团,剧组大海捞针从全国海选演员,定向培养,建造大观园仿古园林,设计戏服2700套,无论是服装道具美工,还是花草、器物、饰品均精美而逼真。
化妆师杨树云老师为了画出《红楼梦》人物厚重的形象,他在剧组期间“七读”《红楼梦》,把剧本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句子一一抄写下来,做成人物卡片,在总结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他为160个人物形象设计出辨识度极高的独特造型。化林黛玉“似蹙非蹙的罥烟眉”时,他遍阅相关史料,唐代“十眉图”里有“涵烟眉”,西京杂记里卓文君有“远山眉”,但就是没有罥烟眉的记载,虽然有西施的“捧心蹙眉”可稍作参考,但林黛玉毕竟是个“似蹙非蹙”,在杨树云为此辗转反侧、寝食难安时,一首曹雪芹好友郭敏诗句“遥看丝丝罥烟柳”激发了他仿佛看到了四月西湖柳枝的小嫩芽,在晨雾中随风摇曳,灰青色,让他顿悟黛玉的眉毛应该是致柔的,“灰”发点“青”、“黑”,且“细”量稀少,此妆容下面带愁容、楚楚可怜的绝版“林妹妹”的柔美形象得以呈现在观众眼前,成为传世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习总书记的话精辟地道出了经典的生命之基,其诞生于立德、铸魂,德才兼备,这是国家领导人对文艺工作者、作家的期许和要求,也是艺术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理想和高尚追求。作为一个产业工人,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同样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一锤一凿锻造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自己成长为优秀的人,能创造出精品的人,让中国制造享誉世界,让民族工业屹立于世界。(韩城公司 温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