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夜空、清湛如洗,刚对钢轧和铁前变压器巡检完的马振雄,在值班室填写当班记录,灯光映照他的衣服微微泛着潮气,笔尖和纸张摩擦的沙沙作响,今天他休假,但因为同事家中有事,作为巡检班长他义不容辞接替同事。
“振雄,这么晚了你还没走呀。”“振雄,巡检记录就属你填的最清晰,有了这依据我们对上个班情况才能掌握的更透彻。”马振雄扶了扶眼睛腼腆地说,“小事不做、大事难成,这是我当兵的爸打小教我的。”“咦?你爸当过兵咋没听你说过。”“80年代上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场......”伴着淡淡月色,马振雄和同伴边走边打开话匣,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又来到那段子弹嗖嗖划过头顶的燃情岁月。
1979年2月,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20世纪80年代,在云南罗家坪大山、老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
马振雄的父亲马继发1954年11月出生在陕西洋县农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陕南大山里,农民都是一穷二白。父亲兄弟姐妹众多,家里年年月月只靠田里那点收成勉强过日子。“苦是苦呀,但一大家子人在一块,父慈子孝,咱心里甜”。20年后的1974年12月,马继发因为品德优良、身体素质过硬,由当时所在的大队推选入伍。20岁的他背上行囊、告别家乡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
“炮手马继发”“是!”,新兵训练下连队分配到步兵,因为表现突出被抽调到汽车修理所,正当他以为今后就要和“解放牌”汽车打交道直到退伍时,1986年6月,远在部队1779公里的云南老山前线传来消息,前方战事吃紧,需要后方懂维修技术战士前来支援。
32岁,马继发从渭河平原来到祖国边陲的热带雨林,成为一名志愿军。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统一由部队编入的志愿军一行终于到达云南省文山州东南部麻栗坡县,距离越南直线距离只有50余公里。虽然出发之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正值6月,一下车边境一股湿热的空气迎面拂来,枪声和爆炸声不绝于耳。
“来,大家搭把手,把帐篷搭好今晚才有地方睡”,“这里扎深一点,连接处绑紧些,边境潮湿多雨,保不齐哪天被暴雨冲走了......”“那晚睡得最安稳,从那之后他们没日没夜抢修战场下的汽车。”
“起子,螺丝、拆下、紧固”,“好、撤离,下一个。”马继发在保障后方的二线部队,为了抢修被炸毁的车辆,他常常在越军炮火的袭扰下,穿越敌人火线和战友将汽车运到安全维修场,顶着云南拇指大花蚊,匍匐在车底连续作业,十几小时下来,身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红包,奇痒无比。“军令如山,我们必须抢时间,后方多维修出辆车,前方战友们就少一分伤亡。”
在一次次和敌人的生死较量中,他和战友每天维修保养汽车20多辆,总结出了灵活躲避敌军和快速维修汽车的方法,有力配合前线作战。不仅于此他还投入抢修战区公路,冒着战火,日夜奋战在前线,为保障我军运输线畅通,兵员输送、弹药补充、物资供给、伤员撤退等,为作战胜利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战场上的他凭着满腔热血和勇敢机智,赢得了战友和部队的肯定。
“个人二等功、集体三等功,都是我老爹的战绩。”“佩服,佩服更多的是肃然起敬!”“是啊,他还救过人呢”。
“快跑,山体滑坡!”正在麻栗坡县农机站旁的马继发,只听见近处轰隆闷响,不远处碎石淤泥滑落一地堆成小山丘。“不好,有人被埋了。”没有多想,马继发冲到淤泥旁,看到一名男性上半身被泥土埋压,身体无法动弹,情况十分危急。他立即用双手使劲儿刨土,10多分钟后将被埋昏迷的刨救出来,经过抢救,被救者最终苏醒脱离危险。“小马,赶紧去卫生队包扎,你的手臂.....”原来,当时来不及等救援人员,为了抢时间马继发徒手与石块相博,手掌和胳膊全被划得血口子,泥巴雨水鲜血和成一色,映衬他的军装格外夺目。随之部队的喜报、嘉奖、慰问连连振人心。“我是军人,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牺牲!”。
1988年7月,马继发带着金色奖状和勋章,结束14年的部队生涯退伍转业到洋县白酒厂直至退休。
“父亲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我对他非常崇敬。在战争年代养成艰苦朴素和辛勤劳动的习惯,带给我们小辈影响很大,现在我们凭自己踏踏实实工作更能过上好日子。”马振雄对同伴说。
如今,马继发已近古稀之年,但壮心不已,“再打仗,我还要上!我还能修汽车!”初夏的风正柔柔吹过,马继发的话久久回荡在耳边,让人热血沸腾......(汉钢公司动力能源中心 钟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