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回家过年
发布日期:2021-02-08    作者:郝利英    
0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一到年终岁末,路途再长,也挡不住回家过年的脚步;乡关再远,也熄灭不了心中的那份向往;异乡城市的灯火再辉煌,也不及家里温暖的微光;它乡的锦衣玉食再美味,也比不上故乡的粗茶淡饭。此时,在外的人不管身处何地,总会从各个不同的角落,去奔向心中的同一个方向,——一个叫“家”的地方。

老人们期待着在外辛苦打拼一年的儿女回家团聚,孩子们期盼着同分别一年的父母相见,在外闯荡的游子期望着同家人一起围坐在一张圆桌边,幸福地吃顿团圆饭,热热闹闹地过个大年,也算是一年到头的圆满。然后走亲访友,推杯换盏,海阔天空地讲述彼此的经历、见闻、憧憬未来美好的幸福生活。

过年的味道总是甜甜的、香香的、暖暖的,一提起它,就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对过年充满期盼与喜悦的感觉。在那贫瘠的岁月里,过年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拿压岁钱,至今都有许多美好的记忆留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那时我们住在农村,放了寒假,小伙伴们就成群结队地疯跑,父母就把我们喊回家捡准备过年的柴火。十几天的时间,院子里就堆起了一大摞柴棒,父亲把柴棒锯成短节,整齐地堆在屋檐下,因为“柴”和“财”同音,寓意为“进财”。大年初一早上,穿上母亲给做的新衣裳和布鞋,兜里揣着父母给的压岁钱,喜悦总是挂在脸上,在厨房里母亲忙碌地给我们做出一大桌佳肴,父亲也会拿出几盒小鞭炮让我们去玩,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中迎来了大年。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一下子又给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那时的食物虽没有现在这样的丰盛,我们家里只有一台黄河牌黑白电视和一台双卡录音机,但承载着我成长的快乐,总还是让人依恋难忘。

后来长大了,全家搬到县城住了,我也因为工作原因离父母越来越远了。每到年末放假时,就带上孩子回去和父母团聚。一家人聚在了一起,吃着妈妈做的饭菜,特别的美味,陪着父母再一起看看春晚,特别的温馨。

回家过年,是我们的一种民俗文化。眼下境外疫情还在肆虐,国内疫情呈局部聚集性爆发,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大家都在想今年如何“宅”在家里过年,又怎样让身处疫区的外地人员过的有“年”味,有“家”味?当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这些员工留在原地过年,发红包、准备免费的年夜饭、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让这些人心中的一份牵挂化为一份幸福。

听听习近平总书记“勿忘真情,回家过年”温馨的叮嘱,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总书记还要大家记住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回家过年,亲人欢聚,多利用回家过年的时间,陪陪家人、孩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在外游子共同的心愿,回家过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不变的情怀。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将来做什么,我们始终相信:有一种真情叫思乡心切,有一种温暖叫全家团圆,有一种幸福叫回家过年。(韩城公司 郝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