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传承家庭文化 弘扬社会美德
发布日期:2020-10-19    作者:王小芹    
0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互依共存、河海相融。家庭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因”,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家庭作为人类的诞生地,人生的“第一课堂”,它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乐园,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它滋生着每个人未来文化成长的各种潜能,陶冶着人们的精神和情操,是人生创造幸福的精神薪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家庭文化,犹如一把尺子,度量的是一言一行,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

“齐家、冶国、 平天下”,在人们崇尚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的家庭文化中,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家教、家风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习总书记把开展家庭、家教和家风工作提升到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高度。从跨越中国2000年的历史文献,最早的史书《尚书》,宋代的《千字文》到近代的名人家书,都记载了关于修身养性、伦理道德等重要的家规、家训,中华传统文化也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有关家教、家风建设的典籍,如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唐时期吴越国王钱的《钱氏家训》等,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有关家教、家风的感人故事,如周公旦诫儿、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尽管这些家文化的内容不同,但至今为世人尊崇,它对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延续家族的兴旺、子孙后代成仁成才,更呈现出一种“井喷”之势。

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是家庭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如果说孩子是粒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长的思想、行为会从各个层面辐射到家庭生活中,继而会形成后代人独特的烙印,它对人的心智和才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人的性格和成长之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庭文化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多数家庭教育存在着一种倾向,重物质、重技能、重智力教育,忽略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最终导致一些刻骨难忘的悲剧发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增广贤文》中说“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求儿孙个个贤”,强调“忠孝传世” 诸葛亮的《诫子书》,朱柏庐《朱熹家训》都注重对后代品德的培养和砥砺。“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如大地,厚德才能够万物生发。良好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如同那天然的营养液,会积蓄能量、涵养身心;更如春天的雨露,润物细无声,滋养着我们的根基。

始于家庭而达于天下,我们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吸取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家庭文化建设是承前启后,功德无量的浩大工程,有关千家万户家庭和谐和幸福,也关系国家稳定和健康发展,家庭文化也如同那一缕清风,拂过人一生的路程,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智慧,让我们以磅礴之力,培养和传承家庭文化,福泽子孙后代。(宝轧公司 王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