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关中气温暴涨至36摄氏度,此时正是陕西关中一带夏忙前赶集的好日子,乡俗称:过“会”。按照不成文规定,几乎每个村子都设定一个日子集会,一是召集各方买卖给村子烘个气场,为农忙前各买所需行个方便;二是村里各家各户招待所有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相互关心、问长问短,期盼个好光景,图个吉祥热闹。这样的乡俗往往重要、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走亲戚。
算起来我已经有33年没参加过故乡的集会了,以至于母亲动不动就说我没良心,连老家的集会都不回去,把舅家的亲情都忘了!母亲一直掐指算着日子,念叨着“这了、那了”各种关心亲情琐事。见于母亲身体尚可,我答应母亲回舅家村子过“会”,但建议母亲别提及一些令各自伤心的事情,以致于触景伤情对身体不好。妻子说要同去,母亲更是大悦。五十分钟车程我们便从西安来到关中兴平舅舅家村口,舅舅已经在村口等待我们。不一时姨母、表妹以及舅家亲戚一大群人相继来上会,见面后自然是说不完的亲言蜜语,姑舅姨表问寒问暖,两泪情长。
触景生情,想起小时往事,我便逛会寻找过去的感觉,看看今朝乡村集会的热闹。真可谓乡俗依旧情俞浓,日新月异景更美。只见绿油油的麦浪下果树成荫,整齐的街衢停满了车辆;村口堆满成捆成捆的麻花,一街两行的油茶、豆面糊汤、攘糕、凉粉、油饼糖糕等开锅叫卖;各式各样的服装、农具、古玩、家禽、家常用品布满村中各家门前;还有那占卜算命的道士挨家挨户道喜、祈个吉利、讨个零钱。艳阳下人们三五成群东瞅瞅西瞧瞧,闲聊的,讨价还价,碰到多年不见的熟人就是一阵寒暄,末了手挽手依依惜别。更有一些鬓发苍苍的老人,满脸的皱纹,深邃的目光,神态各异融入会中,像似体味着岁月的味道。在会上逛了三圈,吃了小时候最爱吃的豆面糊汤、凉粉,感觉很好,只是觉得少了儿时耍猴的、卖艺的、唱戏的、说书的,以及自己小时的武术队节目表演。虽然是疫情影响,但是乡里乡亲对村子过“会”依然痴迷。村里各家各户大摆宴席热情款待各方来客,最重要的是关心亲朋好友各自今年生计前程,共同畅想美好未来。
的确,现在的农村早已不同于30年前处于温饱时的样子,没有了泥泞不堪的道路,不见了低矮破烂的房舍,便利的交通,城镇化的住宅,茁壮的麦田果园,新兴的乡镇企业,车来车往,这完全是新时代新农村。但乡俗未变,乡情长存。再次重温故乡的过“会”,了却了母亲心事,省得母亲说我没良心忘亲情。不过母亲还是动不动关心地问起各自家中的难处,不免时不时眼泪汪汪。母亲说我们小时候每逢舅舅家过“会”,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带着我们去上会,寻亲访友,互诉衷肠。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妻子说故乡过“会”感觉挺好的,充满了浓郁的真情实感和乡土风情。只不过故乡集会是用阴历记日子的,若碰不到在节假日或周末,那也只能倍感遗憾!但母亲总是记着过“会”的日子,她说这一天对于所有乡亲们来说是一年之中的非常特别的日子。(龙钢集团 康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