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湿地,云水相依。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忽如一夜春风来。冰封的河水解冻,欢快地流淌着。褪去了冬日的寒冷,芦苇丛中慢慢吐出了嫩绿的新芽,偶尔能听见一两只飞鸟在芦苇荡扑闪着翅膀,鸣叫一声,也许正在孕育着新生命。迎面站立在河岸上,闭目用心感受春的气息。
千里莺啼绿映红。夏季来临,河水涌动,芦叶清香。飞鸟在芦苇丛中尽情地撒欢,窜来窜去。远远看见几只野鸭子在河面上游过,留下一串串跳动的波纹。也许是在觅食,也许是在戏水,很是悠然。可能是岸上的行人惊扰了它们,立即钻进芦苇荡里,不见了踪影。
秋风萧瑟天气凉。走在通往浅滩的小路上,路面上有牛群留下的一排排足印,还有风干的牛粪。两旁长满了金色的芦苇荡,随风舞动,沙沙作响。芦花摇曳,飞絮满天,四处飘散,洒落在沙滩上,像铺了一层毛茸茸的地毯。
北风卷地百草折。冷风飒飒,枯黄的芦叶燃尽生命最后一刻自然脱落,细长的芦杆在风中坚挺着生命的傲骨。透过芦杆的缝隙,隐隐约约看清远方的景象,原来,过了这片芦苇荡,河水流动的前方,还有一片更大的芦苇荡。
看着这片广袤的芦苇荡,我不禁想到二十几年前的情景。那时候农业收入少,经济条件差,父亲得知干芦苇可以做成席子卖钱,于是带着七八个村民游到河对面割芦苇。妇女们不会游泳,就用汽车内胎做成简易筏子,慢慢划过去。我那时候大概有七八岁的样子,跟着大人一起下滩,主要是捡拾河滩上的炭块,我们当地人管它叫“河炭”。这些炭块都是黄河发大水后,从山西煤矿那边冲下来的,待水退去后,埋进泥沙里。每天运气好的话,可以捡拾一水泥袋子。在那个物质和资源匮乏的时代,确实有效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冬季取暖问题。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很大改善,湿地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周末偶尔去黄河滩走一走,看一看茂密的芦苇荡,闻一闻清新的空气,听一听潺潺的流水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龙钢公司审计监察部 薛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