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我们都生活在鲁迅的笔下
发布日期:2019-10-10    作者:李伟    
0

提起鲁迅先生,从脑子里倒腾出来的第一个画面,是在上小学时在桌子上刻的那个“早”字,可以说几十年来的学生,为了激励自己,都在有意的模仿着鲁迅先生,在自己的书桌上也刻上了一个“早”字,虽然很多人仍然还在迟到着。

鲁迅先生对于大家来说,真的是太熟悉了,他是中国文坛的标志性人物,更像是语文书里的“钉子户”一样,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里都有他的影子,只要是学到他的文章,大多数学生都苦不堪言,读了几遍也不读不懂,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

比如“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上学时第一次读起来,压根不理解背后的深意,还以为是写错了,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看起来还比较沉闷,这就更加让人不愿意读了。

最可怕的是课文背后要求他的大多数文章都要通篇背诵,所以中小学学生都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

直到长大后,才懂得看见了鲁迅,就看到了人生。

回头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会发现他的每篇文章,甚至很多句子都是意味深长,令人思绪万千。原来他就像一座丰碑一样,早早的矗立在那里,看透着一切,仿佛我们一直赤裸裸的生活在他的笔下。

就像他笔下的闰土、阿Q、祥林嫂等等,我们猛然发现,他们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活生生的在我们周边,是你,是我,还是他……

《故乡》中鲁迅再见闰土时,有这么一段描述:“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一句“老爷”,让鲁迅再也说不出话来,这段对话刺痛人心,更叫人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脉圈子,不同的人生经历,致使许多自幼一起长大的玩伴,再遇见时,除了一见面时的激动欣喜外,剩下的只有礼貌性的寒暄,聊东聊西,甚至尬聊,没几分钟就觉得索然无味了,幼时无话不谈,光着屁股打打闹闹的场景已经成为各自心中封存的美好回忆,可期不可求了。

“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是不像样……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些是阿Q赖以生存的口头禅,至理名言。自轻自贱,欺软怕硬,精神胜利,是他独创的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他总是渴望在精神上可以得到永胜。

这就是阿Q,我们学习课文时,分析他的人物形象,对他进行点评抨击,痛斥旧社会中存在的这一类人,但对比当前,我们也会不断的在生活中遇到各类阿Q式的人物,甚至我们常常疑惑,自己的身上是否也免不了具有阿Q的一些特质呢?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温顺、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却沦为乞丐,最后悲惨的死去。她反复的向别人诉说着自己的悲惨经历,但是麻木的世人有谁会在意呢?又有谁会解救她呢?只是在一片附和中散去,最后麻木不仁的都不愿再听她说起了。

旧社会的祥林嫂让我们同情惋惜,在法制健全的社会体制下,也许现在不会再有这么悲惨的事情,但是令人痛心的偶发事件,还在发生着,对此我们只会在社交媒体上形式性的呼吁、声讨、谴责、痛骂一番,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流量新闻而已。更有甚者,将别人悲惨的画面发布到某音上博取一些粉丝的点赞关注,转身继续该干啥,干啥去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作家臧克家对鲁迅先生的悼词。那些行为糟粕的人们注定将遗臭万年,而具有伟大灵魂的人却能够对人们形成世代影响,鲁迅先生逝世近百年,但他文章的字里行间仍然散发着光和热,他总是看透世间的一切,警示指引着后人,精神永存,留给后人琢磨不尽,受用不尽。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发人深省,激励着几代人敢于天下先,敢于披荆斩棘,不畏艰难、勇敢探索,冲破黑暗、迎来生机,硬生生的踏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主席曾经说过,这句话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并对这种精神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为我们树立的光辉榜样,正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平生荆棘向前进,未死精神待后人。

鲁迅先生从未离开,只是我们长大了。(汉钢公司炼铁厂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