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月圆时,其实月亮每天都是圆的,也许因为人间有“离合”,所以我们说它有“阴晴圆缺”。
我们老家一直将“中秋节”叫做“八月十五”,我觉得这个叫法很有味道,一种很香、很有节日气氛的味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物资较为匮乏,虽然已经不像长辈们那样有过挨饿的经历,但是享受一点从外面买的甜点还是很奢侈的。不过过年和“八月十五”除外,所以我一直对“八月十五”有一种区别于过年但和过年感情一样深厚的情结。
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奶奶会提前通知到她的九个孙子孙女:“今黑来到婆房子来,给你吃好吃的。”天快黑的时候,妈妈先把我们姐弟三个收拾干净,姐姐就会领着我和弟弟去奶奶家。每次到奶奶家时,大伯家和三叔家的堂兄弟们都已到齐,曾经考上大学却因外公的执着而未进过大学校门的妈妈每到这个时候就会专门耽搁一下我们的时间,因为她觉得去得早了会让人感到一种“穷酸气”(这是我长大后的判断),当时,可没让我们几个少跟她置气。等我们到了,人也就到齐了,奶奶会从裤兜里拿出钥匙,慈祥地看向我们,这时最小的堂弟已经开始流口水了。“今黑来让你吃饱,吃得明天见了它们就不爱了。”奶奶笑着说。“哈能不爱,天天吃都爱。”大堂哥根本不相信那些大人平时根本舍不得买的好吃的能有人吃得不爱吃了这种现象。奶奶一边和我们打趣,一边打开了柜子的门,顿时,清香的苹果味、酸甜的酥梨味、浓郁的青红丝味、诱人的芝麻棍味、油腻的“天鹅蛋”味(以前我们家乡出嫁女儿回娘家必带的一种甜点)……像一股喷泉一样涌向我们的鼻尖,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且幸福的笑容。奶奶将水晶饼打开,从小到大排好队,让我们一个一个过去拿,后面的人还没有拿到,只见前面的堂弟一大口咬掉一半,根本没有给感官尝味道的机会,另一半已经含在嘴里,在他伸手去拿第二个的时候,奶奶宠溺中带有生气地说:“后面你哥、你姐还没有吃呢,你先吃完就看着别人吃。”只见堂弟沮丧的神情,伸出舌头舔遗留在嘴边的糖沫,那种表情惹得我们一阵大笑。接着水晶饼、蓼花糖等被奶奶逐一打开,当年的我们都是来者不拒,奶奶发多少、我们吃多少,一边想着要是能天天吃到这些该多好呀!在我们吃的过程中,奶奶会一边把苹果、梨、石榴拿出来仔细的闻一遍,把酸一点的给我们,纯甜的留给自己,可我从小时候学着她的样子闻了许多次,一直到现在,我还是闻不出哪个苹果是酸的,哪个是甜的。
如今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我就很期待小时候那既大又亮又圆的月亮,很回味大家一起吃月饼的场景,但桌子上摆满了玫瑰豆沙、清香白莲、椒盐五仁、清香紫薯等月饼和各种各样的水果,我却没有一丝食欲,一般一家三口分一个月饼都觉得吃多了,真有点怀念小时候的那种来者不拒的“过瘾感”。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又是一年月圆时,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我一定会回家,希望能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共话里外家常,再赏当年月。(龙钢公司禹龙宾馆 张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