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家中变故,父亲福薄缘浅,与我就此别过。我也重新开始审视故乡的意义,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背井离乡,因此所指的故乡,范围也就稍稍小了些。
故乡包含的内容很多,是成长过程中双脚踩踏最多的地方,是欢喜和悲伤最多的地方,是流汗流泪的地方。幼时吓哭你的疯傻子,多年过后,偶然一次则会认真想起,并且很好奇他一生的归宿;几岁跌落了第一颗牙,对长辈的风俗言语深信不疑,生怕礼数不周惹恼某种法则,虔诚的抛上房顶还要一再确认;在铁轨上碾铁钉,又光又亮着带着高压后的余温,在幼小社交中和伙伴攀比,少许铁钉被火车轮子压扁裹挟,天南海北,去了从未去过的地方;乡情会是婚事的礼乐和白事的唢呐,生老病死则是人生最为繁文礼节的部分,想来这些都是好事,教人活得更虔诚些。故乡大地衍生的一碗解馋饭食,或是大锅大碗冲泡的茶水,却恨恨总也吃不够。故乡到底意味着什么,放开了说,也道不出具象的事物。但真的是有魔力,教人念念不忘。
家乡发展一直挺好,其中不乏有自上一两代的异乡人迁入,谋生安家,开枝散叶,将家庭命运与这片陌生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他们中的小一辈同龄人对故乡的意义就稍稍模糊,对父辈的故乡去之甚少,对真正生长的地方归属感又未必足够,老家和生长地不是一处,因而,老家是故乡,亦或是生长地是故乡,并不能轻易讲个明白。一次,和这样一位同龄朋友同行,我便发问,你对A地怀有多少情感?又问,若是明天你便要安定到新的地方,你会有多怀念A地?朋友回答极爽快,他是一个理性的人,考量的因素主要是适合自身的发展,趋利避害。至于生长地,更像是一处旅途。我总结朋友:不念过去,向往将来。
或前或后,与其他朋友也有过类似交流,总归是念旧的多些,可能其中的大多数人正处于背井离乡的状态,或者是背井离乡后归来。好些事情是没有固定答案的,任何形式的践行,无非是想高度的完成自我,并且优雅的过完一生。设想多一些,便能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论好坏与否。故乡包罗万象,环绕着庞大的情感,夹杂着人物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特殊的经历,以及能够产生强烈共鸣的群体,我想这样的一种事物,终究是难以从内心剥离出去。
故乡是株生长多年的果树,果子繁多,越结越大。在树下生活,吃的容易,把玩的厌倦,不觉新鲜。若是站远些,便又想吃,吃罢兜还总想揣些个离去。再远些,看不见树,光是想一想树上那红绿,便想念到不行。再或许,人本身就是这树上跌落下来的果子,而核里藏着掖着的,便是故乡的种子。(龙钢集团 薛晨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