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地地道道的韩城人,我和爱人的家乡在芝阳高坡村。一条绵延不绝的芝水河环绕着村子,蜿蜒曲折的山沟接连不断,层层梯田一眼望不到边。风景秀丽的一条川里,养育了许多革命祖辈先烈。据说有名的红色革命“蕃地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让人充满好奇和敬仰之心。
今年春节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满怀喜悦回家拜年,和村里的兄弟姊妹团聚。一路上车子在公路上飞驰,一排排树木和花椒装饰路灯向后飞速退去,掩映在众多山坡里的村子若隐若现。进村的水泥路修的平坦宽阔,村口树着一块高大的白底红字的村牌。顺着进村的路往前走时,一座座新建的农家小院,让人目不暇接。一家家漂亮的门楼,贴着各色瓷砖,仔细看看,有“耕读弟”“勤俭人家”“福寿安康”等门匾额,房顶上各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网络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张贴在商店门口,各条巷道安装的路灯亮闪闪地很漂亮,装扮得村子具有现代化气息。
回想以前的村子,一条窄窄的土路,夏天下雨是泥泞不堪,冬天下雪道,路结冰难走。村子里有个顺口溜“高家坡,石头窝,青蛙蹦到锅盖上”,说的就是村子建在河边石头窝里,交通不便,落后贫穷,村子里年轻小伙都不好说媳妇。
自从认识爱人后,来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我曾经那些天真的想法也受到了现实生活的碰撞。一开始觉得这里如世外桃源般,只要有山有水,空气清新,还可以看到莾崖底、红崖谷的神秘景观,还有三瀑泉边,漫山遍野的野花总是很浪漫的。但是在这里生活,遇到了许多没有想到的困难,洗衣服要去村子下面的河边,吃水要用扁担挑。进出村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到了逢集赶会,才会有一辆三轮车等在村口。我曾经坐过一次,破旧简单的车厢根本就坐不稳,颠簸的程度不亚于蹦蹦车。
后来还有一次回家过年,淳朴善良的公公,给我们用洗干净的尼龙袋,装满了一大袋馍馍和一碗自家做的肉臊子,说我们在外面工作忙着顾不上做饭,带上回家吃。一路走着赶回厂里上班,雪突然飘飘洒洒下了起来。不一会儿,头上衣服上落满了白雪,背着的袋子越来越沉,下坡路上,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咣当”坐地上了。疼得我眼泪都出来了。站起身整理包裹,发现袋子里的臊子碗打碎了,唉,好可惜。暗自发誓再不回来了,什么破村子。
说不回,还是一年一年回家,拜望老人,看望兄弟姐妹,夏季暑期还要帮忙采摘花椒。不过慢慢的,我发现村子也在变化,听同村人说大队修筑乡村道路了,有人说村里建了花椒交易市场,有人说清水那边投资几个亿,建了几百亩的欣沐阳温泉……俗话说得好,穷则思变,一部分敢吃螃蟹的年轻才俊,都开动脑筋发家致富,有的去城里学习建筑包揽工程,有的去了海南开了超市,有的去学习厨艺开饭店。他们都是飞出大山的金凤凰,在他们新思想的带领下,好多年轻人都决定闯一闯。
今年春节,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想回家乡看看。一路上认识不认识的村里人都互相问候,进到大哥二哥家里,更是嘘寒问暖,互相说着孩子们的学习,还有生活、工作方面的事情,有难处一起扛,有喜事一起庆祝,红白喜事一起参与帮忙。新年互送温暖的拜年,让人们心里暖融融的,新的一年对各自的生活更有想法了,老人孩子其乐融融,福气又安康。
这次回村,感受到这几年村子的变化的确好大,村里紧跟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脚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敞了,住房漂亮了,衣服颜色款式也和城里人一个样。最主要的是花椒产业园区的建设,花椒出口外销,花椒价格看涨,村民经济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村子西头建设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幸福苑,孤单的老人在这里可以得到照顾。过年过节,村里举行秧歌队舞蹈排练,文明健康的娱乐活动,取代了那些低俗的打麻将赌钱的坏风气。仔细看看村子那边几排整齐的停车位就知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说说各家拜年的礼品,桌子上的年夜饭也是更加丰富,鸡鸭鱼肉、各样蔬菜一应俱全,完全脱离了贫穷的旧生活,大步流星全民奔小康了。
工作虽然忙碌,春节回家依然是最要紧的头等大事。因为这里有浓浓的亲情,淳朴的乡情。有了这份牵挂,出门在外工作的劲头更足。这里家乡的味道没有变,兄弟情,姐妹情没有变,敬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没有变。(龙钢公司 亢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