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浓,望着街上张灯结彩的场景,远在他乡的我不禁猜想着家乡的年馍现在开始蒸了吗?
在我的家乡——洛南县,有个习俗:过年蒸年馍。临近春节的半个月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着为过年做好充足的准备,开始打扫卫生、办年货和蒸年馍。
每年蒸年馍都是一件很讲究的事,要提前看好日子,在蒸年馍的头一天父亲都会去老祖先坟前烧纸,意味着接老祖先回家过年为明天蒸馍取个好兆头,而每年的年馍都要从蒸馍的这一天起吃到正月十五,也是过年走亲戚邻里之间相互传送的一份祝福,俗称——礼馍。
蒸年馍的头一天,母亲就忙碌着开始准备包年馍用的各种馅,有:红豆、粉条豆腐、猪肉馅等等。晚上,父亲撂下手中的活帮着发面、接面,尽管是寒冬腊月的夜晚,和面的父亲额头依然汗水密布,脸上却藏不住节日到来的喜悦。第二天一大早,亲戚、邻居相继过来帮忙,各自分工,坐在热炕上说说笑笑的揉面、包馍,传统的包年馍很是讲究,俗称皮薄馅多十八褶,而年馍的样子也是五花八门,有可爱的扭扭馍、刺猬馍等,包好年馍便开始上笼入锅蒸起。此时,父亲一边说道:“人心要实,火心要空”,一边则坐在灶膛口,打炭添柴拉风箱,这时候,火是最旺的,俗称“赶馍火”,等锅内气上足了,接着又小火游走,慢慢的蒸上半小时,热腾腾的年馍出锅了,母亲则在一个个年馍中间用竹签沾点上小红点可爱至极,象征着过年的喜庆。随后,母亲便挑选品相最佳的年馍拿来供奉祖先,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感谢他们一年来的保佑。然后才拾起一盘递给左邻右舍相互传送表示心意,而我们这群孩子也最为开心,一个个年馍还没晾凉就迫不及待抓起一个吹散热气咬上一口,口感劲道,馅鲜美味。
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一天不吃上几个馍仿佛到地里干活都使不上劲,特别是小时候对蒸年馍的期盼更是浓烈,有时候甚至在蒸年馍的头一晚上睡不着,大清早也会起的老早,因为那时候只有蒸年馍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白面馍,而且年馍里包的内容更是丰富,亲朋好友拜年吃饭时,饭桌上必须要有年馍,才能让人感觉到真正过年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