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腊月,那句童谚又萦绕在我的耳畔:“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最陶醉的事情就是偎在灶火旁,映着红红的炭火听奶奶讲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奶奶故事中的“年”是一个不知道从何方来的大怪兽,岁末一到便会跑出来祸害人间万物,直倒腾得众心惶惶人人自危,某一天村子里突然来了一位白胡子白眉毛拄着龙头拐的神仙,告诉人们一个神奇的灵丹妙法:就是在岁末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大门贴上红纸,再点燃烟花爆竹霹雳巴拉大响,这样就可以把“年”震到吓跑,可保大人孩子平安,迎来新一年的槽头兴旺、满院春光、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年”在奶奶抑扬顿挫、慈祥温暖的眼神中使我如醉如痴,思绪幻化并浮想联翩,额,呵呵,原来关于“年”就是这样子的吖……
无论传说是个什么样,记忆中小孩子们是最最期盼腊月快尽赶紧过年的,随着年的临近,最大的乐事便是放寒假了,不用起早上学了,天天可以躺在热哄哄的被窝里,睡到日上三竿,直到大人们一遍遍地喊叫吃饭,才懒洋洋的起床,简单洗漱吃完饭,便去找上三五伙伴,跳方格、做迷藏、踢毽子、玩倒立、嬉戏打闹,跟着大人跑进跑出,好像雪地上撒欢的小狗一样在村道里来回穿梭,不时传来呐喊笑闹声和大人的吆喝声,孩子们心里美滋滋的,一天一天地倒计时着掰指头数着年的临近,心里盘算着压岁的钱该怎么花掉呢,尽情享受着无限的童趣和关于年的味道。。。
一过腊八,就快过年了。在我的记忆里,“年”通常是从大人的忙忙碌碌中开始的,大人们一般都会先打扫房子,把家里能搬出去的大小物什全都搬到院子里方便屋里扫除,裹上方巾戴上口罩只露出一双大眼睛,一幅神秘的样子,然后楼上楼下,开始了彻头彻尾的大扫除,大扫除完一般会粉刷墙面涂改掉一年来孩子们在墙上留下的写写画画痕迹,然后贴年画请灶神直到家里焕然一新……接下来该是杀年猪、赶集采年货、买干果蔬菜、买对联鞭炮、买茶叶糕点、买烟酒副食等等与“年”有关的东西,然后家里开始做豆腐、炸油果、蒸年馍,家家户户飘香,把年味弄得越来越浓郁。
大年三十终于来到了,远方的叔伯婶子们也都赶回来了,大人们早早就开始忙活了:贴对联、挂福字、吊红灯、拉彩带,给院子里、院门上甚至树上都会贴上“吉庆有余、岁岁平安、国富民安、万事如意。。。”等等吉利话语,直到整个院子充满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年味,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厨房里炉火通红灶台飘香,欢声笑语中开始了年夜饭,全家人男女老少围成一桌,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嗑着瓜子聊着天,冬天的寒冷被心里的热乎劲赶得远远的,举杯欢庆新年的到来,那全家乐融融的镜头永远地定格在了我年少时的记忆里。
新年的第二天,开始踏着积雪提着礼品不畏跋涉走亲访友,路边不时响起欢庆的锣鼓声和亲热的问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乐开了花,到了亲戚家,迎接我们的通常是温馨的笑语、花花绿绿的糖果和一大桌子丰盛的佳肴,那是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候。长大后几乎少有机会再去享受那样的亲情年味,使我不得不每年都会在心里反复回味小时候的年、小时候的春节,常常发出不长大多好在老家多美的感慨。
我们中国人非常爱热闹,元宵节时,踩高跷、耍芯子、舞狮子、放焰火等等迎接新年的庆祝方式。过年的热闹劲从正月初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才慢慢的消褪。年一过完了,大人们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收获,孩子们又重新被关进学校的“笼子”又开始充满了对来年的憧憬和希冀,期盼新的一年快快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