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带着孩子和丈夫回了老家,走的时候随手带了本《季羡林自传》,又细细品读了一遍这位我心目中伟人的一生。
提到季羡林,大多数的人想起的都是笼罩在他头顶的光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他从不以此自居,而且在自传中辞去了这些桂冠和荣誉。季羡林出生在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6岁随寄居叔叔家在济南求学,高中毕业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德文,因成绩优异留学德国十年,回国后经历多次政治运动,文革被打成“反革命”,后来逐步成长为一位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
季羡林是我高中才知道的,在一节语文课上,大概是教学内容的需要,老师提到了季羡林这个人,记得当时她的原话是“季羡林是一位学术大师,国宝级人物”,我只记住了“国宝”二字,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却是熊猫-珍贵而稀有。基于好奇心的驱使,后来在读书馆借了他的相关书籍,看了他的自传和一些著作,才真正的了解到他对于学术界的珍贵和意义。
这位老人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学术研究,常年四季笔耕不辍,耄耋之年依然奔波于校园与图书馆之间,千万字的作品留世,无一不见证着他的执着与毅力。留学德国期间,正直二战时期的纳粹统治,有家不能回,亲人也失去联系,危险、饥饿、无望随时随地的包围着他,但是他依然能孜孜以求,潜心研修德文、印度学、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还兼修梵文、俄文、巴利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学习了梵文和吐火罗文,以全优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真正是学贯中西,满腹经纶。文革十年的浩劫中,挨批斗住“牛棚”,受尽侮辱的他差点服安眠药自杀,但是他依然能够坚持学术研究,竟然在掏大粪、看门房、守电话的间隙,完成了两百多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并写出了对文革反思的《牛棚杂记》。
重读《季羡林自传》,让我进一步走近这位老人,在他真诚的、质朴的、幽默的语言里,看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看到了他那个年代的时代变迁,看到了他的奋斗经历和感情世界。季羡林九十八年的人生阅历无疑是丰富多彩的,却也是多苦多难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让我感触极深的,便是他对待生活苦难的顽强坚毅与乐观的精神,对待学术那份精益求精的品格,对待名利的淡然,还有对祖国、对故土、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
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这样写他:“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我非常喜欢,成功和丰富阅历的人生,谁都羡慕,但是成功背后巨大的付出,为之奋斗的毅力和辛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了,坚持的住。虽然不能成为他那样的泰斗级人物,却也能从他的身上学习到如青松般的品质,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以求年老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韩城公司/程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