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汉中多元化饮食背后的汉文化内涵
发布日期:2022-11-05    作者:席坤    
0

素有陕西“小江南”“秦巴明珠”美称的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接关中,南靠四川,西临甘肃,东倚安康、商洛,怀抱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有宝成、襄渝、阳安三条铁路及西成高铁过境,有连接陕、甘、川、鄂的108国道、316国道。这里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动物植物种类繁多,果蔬肉蛋粮油丰富,为构成多元化汉中饮食奠定了先天基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那么在汉中这片沃土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饮食特点?又孕育出了怎样的汉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一般来说,汉中人饮食习惯以稻米、小麦面为主。早餐除了菜豆腐配热米皮外,还有浆水包谷珍里煮洋芋或者红薯。晚上可以吃浆水面、浆水拌汤。此外,不同县区有着不同风味的饮食小吃。洋县糯米酿的醪糟、黄酒,宁强的豆花面、核桃馍、麻辣鸡、根面饺,略阳的罐罐茶,城固的原公杂烩,镇巴的腊肉等均为当地特色。而家家户户都备有红豆腐、豆豉、咸菜、豆瓣酱等小菜,有些农户家里还酿造包谷酒、高粱酒、荞子酒等“土茅台”,各地深山老林中还有蜂农自制蜂箱,靠山养蜂酿蜜。这些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饮食特色,又都可以复制,并能结合当地的习俗习惯进行加减改良,就又成为另一处的特色。

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食物出现,充分说明了汉中平原富饶、贸易兴盛,体现了汉中人的勤劳朴实、头脑灵活。而汉中各乡镇逢集赶场时间差异大,有逢双集、逢单集、三日集、周日集。看似难以全部聚集,但有美酒、美食,自然少不了走亲访友、朋友聚会,少不了人情互动往来、信息交流传播。因此,每当乡镇逢集赶场,各地的物品都汇集在一起进行交易。这样一来,多元化的美食裹挟感情,承载着汉中人的文化和风俗,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文化融和,不仅丰富了饮食结构,还加强了当地文化习俗的传播。

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

汉中处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南面,为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日常饮食既有稻米,也有面食,煲汤、炖肉、火锅、蒸菜等菜肴也时常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按理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走在汉中十县一区的任何一处大街小巷中,无论是否偏僻闭塞,都不难发现国内其他地方的特色菜系,品种花样多,风味迥异,也都符合汉中人的饮食口味。这种现象并不是近年来交通便利后才出现的,有相当一部分不同的地方风味菜肴早在交通不发达时期,就出现在青石板巷、土木结构的老屋餐桌上。

其实,细细观察市县各处博物馆、民俗馆,不难从石器、陶器、青铜器、礼器等物件纹饰及房屋、墓葬特征上发现,汉中这块沃土上汇集着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符号烙印。唐代魏征在1400年前的《隋书·地理志》中这样描述:“汉中之人,质朴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好祀鬼神,尤多忌讳,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每至五月十五日,必以酒食相馈,宾旅聚会,有甚于三元。”这些文化习俗、生活习惯、饮食特点,即便放在今天也颇符合汉中人的生活习俗。

农业社会中,民以食为天,无论战乱还是盛世,汉中的富庶,汉中人的好客,汉中饮食的海纳善融,汉中汉文化的包容兼蓄,让汉中在最艰苦、最残酷的年代也庇护过那些饱经关中战乱的流亡人群。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流中,部分湖北、湖南、河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份的居民移居在汉中,让汉中容纳了这些举目无助的游民同胞。也因此,汉中成为东西南北各地各方人士及各处各类文化的过渡处和交汇地。与此同时,汉中也吸纳了新的农作物和种植技术,促进商业发展,增强人口繁衍,传播诸多耕作技术、农事文化、生活习俗,让饮食种类更丰富、口味也更多元化。因此,汉中人既能大碗吃面、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也能就着火锅卤肉,抿着包谷酒,嚼着浆水菜,品着罐罐茶,即便平时斗过嘴、争得脸红的乡邻,也能在风雪夜里用斟酒夹菜添饭等饮食文化化解前嫌、和好如初。

一方文化影响一方饮食

汉中,最早出现在《诗经》的描写中,属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一块开化甚早的地方,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可以说,《诗经》《楚辞》的产生与汉水密不可分。古汉中人,也就是“周南人”,将农耕文明的足印深深地留在了汉中的沃土中。后来历经春秋战国,秦人崛起,汉中农业大丰收使得秦人仓禀丰实。再到后来,汉王刘邦定都汉中,知人善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兵关中,平定三秦,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长达200多年的西汉王朝。也正是因为汉中汉文化中的兼收并容特点和汉中人的开阔心胸,以及汉中丰盛的农业,成为西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汉王朝盛世。三国时期,汉中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根据地,也是魏、蜀两大集团在益州地区全力作战的主战场。刘备病逝白帝城后,诸葛亮立足汉中,鞠躬尽瘁,艰难的撑起西川一片天,让蜀汉政权在汉中、成都延续了数十年。至今,汉中勉县“两汉三国与诸葛亮文化研究会”仍在孜孜不倦、不遗余力研究、挖掘、探析三国两汉文化、诸葛亮文化、刘备文化等汉中汉文化底蕴。

汉中人日常既食稻米,又吃面条。汉中热面皮带“面”,原料实则为稻米。从大街小巷餐饮店招牌中不难发现,汉中的面食融入了关中八百里平川的方位特征及秦人的大气、直爽、厚重等性格元素,包含着走南闯北食客的感受、制作手艺要领及做面食人的辛勤细致操作。汉中面食虽然融入了关中面食特色,但又立足本土饮食特点,衍生出了汉中人更喜爱的浆水面、豆花面、包谷面节节。在这里,面条可长可短、可酸可辣、可厚可薄,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当地人用小巧的青花瓷碗盛着面条,这对汉中老少妇孺来说,一顿吃两碗也是轻轻松松的。将当地口味融入关中面食,颇受汉中本地人喜爱,也是对汉中人小富即安特点、兼容并收文化的折射。

细数汉中众多饮食,可追溯一些端倪。汉中腊肉也是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的特产;火锅是四川、重庆人的最爱;红豆腐是四川的特色小吃;醪糟广泛流行于长江流域,如四川、湖南、江浙等地;罐罐茶、浆水菜既是甘肃的饮食特色,也是古羌族的遗风。忽略政治因素,不难发现, 汉中汉文化含有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氐羌文化的过渡融合文化成分,这也注定汉中汉文化有着极强的传承性、兼收并容性,其本身积累着地域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了丝绸之路源头市、茶马古道支线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等历史契机所带来的文化积淀。因此,汉中汉文化经历了时代和环境的洗礼,千百年来,仍然生生不息延续着。

透过汉中汉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汉中多元化饮食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其彰显着和而不同的特点背后,是汉中汉文化的精髓。这不仅仅承载着汉中人性格、汉中的区域方位、汉中汉文化的内涵,还具有关于生命之根追寻的意味。民以食为天,无论菜豆腐、热面皮,还是牛肉拉面、Biángbiáng面,都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风,都是对汉中汉文化“根”与“祖”的追寻、缅怀体现。

在上下五千年分分合合的中华大地上,汉中这片沃土也上演了多少次悲欢离合,而汉中饮食在历史渊源和自然环境中,承载演绎着汉中汉文化渊源流长、兼收并容的精髓与内涵,及汉中人善于变通、淡泊谦让、与世无争、待人宽厚的特点,铸就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宝铜联合党委 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