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是家里的“风向标”“晴雨表”,是一个家庭的风水。女人能顶半边天,我们家亦是如此,母亲在我们几个子女的成长路上影响深远。
虽然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但思想一点也不保守,高中毕业后在卫校学习了几个月,那个年代也算半个“文化”人。当时村里没有卫生室,也没有卫生防疫员。村里人生病打针、小孩的防疫都要去乡上的医院或附近村子的诊所,因为交通不便利,加之交通工具就只有自行车,老幼妇孺出行多有不便,特别是遇上恶劣的天气,就更为麻烦。
后来,村主任得知母亲在卫校学习过,村领导就与母亲商量,让把村里卫生防疫工作接上,方便村民。母亲开始有过犹豫,毕竟没有太多实战经验,当时村里也确实再没合适的人能接下这个活,经过再三思考,母亲接下了村里防疫工作,这一干便是二十几年。经过乡卫生院的培训,母亲便开始了村里的卫生防疫工作。
家里条件简单,泥瓦房住着一家老小六口人,根本就腾不出房间专门搞防疫工作,虽然环境简陋,母亲还是让父亲请人给家里做了一个小木柜,装了几块可以推拉的玻璃,挨着窗户放置。干净整洁的柜子里放着一个小铝盒,盒放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玻璃针管,几个针头,医用酒精,医用棉,药瓶里装着自制的医用棉球,专门给针管针头消毒的锅,还有母亲的各种防疫记录本。就这样,房屋的一角便是母亲日常防疫的阵地了。
乐观热情、胆大心细的母亲确实是干防疫工作的一把好手。村子不大,母亲把每家小孩年龄都记得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吃糖丸,什么时候该打何种疫苗,都记得非常清楚。每次按时从医院取药回来,及时通知给小孩注射。如遇小孩感冒发烧不能及时打预防针,母亲就把药放到带有冰块的药箱里,等小孩病好后再进行注射。可以说跟我同龄和比我小一些的孩子从小到大的预防针都是母亲注射的,我也倍感自豪。一般小孩见了卫生防疫员都会躲着走,我们村的小孩却不然,会主动往我们家里跑,问高妈妈“有没有可以打的预防针?”这不仅因为母亲技术好,她还会给我们宣传很多保健知识,懵懂的我们知道预防针的好处,也就不再惧怕了。
就这样,母亲积极乐观,像太阳、雨露一样温暖滋润着我们,指引着我们不断向上。
随着我们姐弟三人不断长大,家里开销也随之增大,要供我们读书,家里很拮据,亲朋邻友看着我们家光景,都说给女孩投资不划算。跟姐姐同龄的女孩大多高中、中专毕业就找份工作或早早结婚了,男孩也便早早成为家里的劳力。母亲没有因为困难而阻止我们上学,而是跟父亲商量,只要我们能学再困难都要供,为了补贴家用,在农忙之余母亲便会到医院打零工。
人生四十载,并非一直风平浪静,也有困惑和焦头烂额时,每每遇到烦心事就跟母亲聊聊天,心结也就打开了。母亲豁达、智慧,不仅是我的生活导师,也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汉钢行政人事部 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