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更迭,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一进入腊月,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中国特有的月份,挨家挨户都若有似无的飘着一股腊味儿来。那是中国人与时间一起密谋出来的美味。
一直听老一辈的人说只要过了冬至就可以开始准备年货了,提早准备起来的是那些需要时间来烹饪的美食。红润喜人的腊肠,色泽鲜亮的腊肉,金黄透亮的腊鱼,成了寒冬时节最让人踏实的美味。那种特有的,无需任何佐料去调和就足以温暖每一个游子的味蕾。
腊味儿是烟火之味。传统意义上的腊肉是带着烟熏味儿的,直到现在四川的腊肉依然延续着这样的味道。用松柏枝烧出浓烟,将腊肉悬于上方,腊肉在浓烟中被赋予了一种特有的味道。待到熏烤完成,把熏好的腊肉挂在屋檐下或者灶台上方,一排排规格不等的方块,一下就增添了过年的气氛。记得小时候,奶奶家的厨房还是那种需要烧柴火的炉灶,每年一过冬至奶奶就会买回来新鲜的肉,腌制好了挂在灶台上方,说这样有烟火熏着的才好吃,慢慢的看着那些肉一点点的变化,直到变的鲜亮油润。终于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被端上了餐桌。那烟火之上的美味是团圆时最满怀深意的味道。
腊味儿也是风之味。准备年货的时候,最早出现在屋檐下的就是灌好的香肠。在凝结了风和阳光的味道后,让香肠变的红润喜人,才是真正散发美味的时刻。一起被挂起来的还有腌制好的鱼和鸡鸭,经过了寒风的洗礼,在阳光下都变的金黄透亮。每年的冬天,母亲就会去灌两种口味的香肠,然后挂在阳台上。母亲所准备的年货是有别于奶奶的,因为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母亲更加偏向于那些不怎么麻烦的东西,但最终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让人欢愉的美味。所以从小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吃到了腊肉和香肠才算是真正的过年了。
腊味儿亦是思念之味。每年的年夜饭桌上总会有几盘用腊肉或是腊肠做成的菜,似乎已经成了区别于平时饭菜的一种象征。它并没有像山珍海味那样的鲜美,但就是会给人一种安稳的踏实感,就像是回到家后的安心。在上大学之前,我都不是很喜欢腊肉腊肠之类的东西,记得小时候还问过奶奶为什么过年要吃这些硬邦邦的东西,不能吃月饼粽子这样甜甜的东西,奶奶说这些东西才是年味儿啊。那时候理解不了,直到现在才明白了奶奶的话,有些食物就是在人们满怀爱意和喜悦的时候烹饪而成,不见得有多稀罕,但那浓浓郁郁,散发着自然的味道就是爱的气息。离家久了有时还会想念这样的味道。
腊味儿就是这样,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了风吹日晒,沉淀下来人们对亲人、故乡、念旧等各种的情感,一口吃下去,已分不清哪一口是滋味,哪一块是情怀。(汉钢公司计量检验中心 向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