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70后一代,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这一节约理念的认同,相比90后、00后一代体会要更深刻一些。如果追溯个人对食物产生敬畏之心的根源,想必就是记忆中曾听到和看到的,那些发生在父辈们身上与食物相关的人和事了。
神秘的“银柜”。爷爷奶奶已去世多年,他们在世时房间的摆设在脑海里依然清晰,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要说久远而且印象深刻的就数床头边那件老式的“银柜”。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两开门的,看上去很普通、古董式的柜子为“银柜”,或许这是他们成家时的家当,有着美好的寓意吧。从我记事起,这个柜子和那张老式的床就一直存在,并伴随爷爷奶奶一生。只不过从没有看到他们从里面取什么贵重的东西,偶尔开柜子被我们不经意瞟上一眼也是屈指可数。但凡看见奶奶从裤腰带上摸出钥匙开柜子,定是过节别人送了什么礼物要往里面放,或是孙辈不听大人话挨揍伤心,她从里面取个水果糖,点心之类哄我们开心,或是招待客人从里面取茶叶、装盘瓜子才会有的举动。当年一直很好奇,觉得奶奶的“银柜”是个聚宝盆,里面一定有好多好吃的,很多次都想探个究竟,无奈钥匙不离奶奶身。多年后想起爷爷奶奶,还会聊起“银柜”,聊起当年奶奶因为舍不得吃里面存放的点心,导致发霉弃之后悔的事。
撒谎混夜宵。姑姑们说起他们姊妹小时候为“吃”发生的囧事常常引起我们哄堂大笑。父亲小时候家境很一般,一家大小全靠爷爷奶奶在生产队挣工分糊口。六七个正值长身体年纪的孩子,有饭吃有衣穿就很不错了,谈不上吃好,更谈不上让孩子们放开了吃。夜晚等姊妹几个都睡了,干了一天农活的爷爷奶奶估计也有些饿了,要么下点面,要么是烩上白天的剩菜剩饭填填肚子,每当这时睡在阁楼上的父亲和两个叔叔听到锅碗的响动就会假装起来上厕所,揉着眼睛馋的要分吃。年纪小的姑姑还说,那时为和父亲抢锅底的锅巴吃,不知你追我赶的打了多少架。
撒在桌上的饭菜。要说父辈言传身教诠释反对餐饮浪费的节约理念,不得不提及他们对撒在饭桌上饭菜的态度。从小一家人围在一个桌上吃饭,但凡夹菜不小心掉到桌上,定会换来严厉的父亲责怪的眼神,每当这时我们准会急忙夹起吃掉,如果剩饭了接受一顿训斥更是难免。好在家在城边的我们,童年没有为温饱发愁过,只存在零食花样和多少问题。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余,满足自己的味蕾早已不在话下,父辈们曾经历的那些与食物相关的回忆,早已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但从小在他们潜移默化影响下,尽可能不浪费食物的习惯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传承。比如家里的碟子、碗,规格都买小的,为了身体健康不吃剩饭剩菜,也在无形中控制了数量,蒸米饭按人数用碗蒸,基本能做到光盘。来家的客人对此有人赞赏,有的打趣,不管怎样大家对节约理念还是持认同态度,毕竟这是好的习惯。再回看中华民族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任何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永远值得代代传承和发扬。(韩城公司 骆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