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棵柿子树实在是太高了,枝丫拼了命一样,往天空上伸展,仿佛碰到了那懒散飘荡着几朵白云的瓦蓝的天。
打我记事起,这两棵柿子树就长在村头,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粗壮。在我印象中,柿子树是鲜少能长得这么高大的,简直像是高楼一样,巍峨地伫立在那儿,村里人都说这是两棵镇宅的柿子树。柿子成熟时,它便成为村子里的一大景观,熟了的柿子浑身透红,像是一个个灯笼挂在高高的树梢上,看着特别地诱人。
柿子树是全村人的宝贝,在柿子还没成熟前,柿子树底下是乘凉的地方,很多人在忙完以后,就拿个小板凳坐到树下和别人闲聊,或者带上一些谷物,用柿子树底下的石磨碾一些面粉或者豆浆。石磨是若干年前村里人一起集资购买的,是纯正的大青石制作出的石磨,据说有上千斤,曾经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想把石磨移到老槐树底下,也没能成功,于是石磨和柿子树就成了很好的搭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伴着,人们也渐渐地把闲聊的阵地从自家房前转移到了柿子树底下,特别是村里的妇女们,喜欢带一盘黄豆,一篮子辣椒或是一些麦子等来到柿子树底下,一边推磨一边聊天。
秋天的时候,柿子树底下尤其热闹,人们总要在柿子树底下谈谈秋后的收成,谈谈柿子树上结的红果子,小娃们则仰起小脑袋,试图把树上的柿子数清:一个,两个,三个……七十八个,七十九个……哎呦,脖子累了,数不动了。小朋友们的数数游戏多数会以失败告终,因为柿子实在是太多了,两棵加起来至少有两百多个。
柿子是村里的公共财产,没有人会以个人名义去摘,也没有小孩会捣蛋,趁大人不注意爬上树去偷偷摘柿子,因为大人们从小就会教育孩子,不允许他们偷偷去摘果子。到了柿子成熟的时候,老村长就会带着一个灵活的小伙儿,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到柿子树上“摘”柿子。“摘”柿子的竹竿顶端是被劈开的,下边用麻绳缠着
“摘”柿子的时候,在竹竿的裂缝处放上一段小木棍,这样,那条缝就能夹住柿子的枝干,连着柿子一起“摘”下来,柿子也不会摔坏了。那根“摘”柿子的竹竿也有些年头了,被握住的一端油光瓦亮的。摘柿子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聚到树下,小伙儿灵活的爬上树去用竹竿一个个把柿子摘下来,下面的人就拿着篮子接住,不多会儿篮子就装满了,一篮又一篮。
柿子摘下后,会平均分给村子里的人,这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并且树上总要留下一小部分的柿子,那是专门为鸟儿留下的,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柿子摘完后,秋天也过了大半,但人们依然会聚在柿子树下,聊着柿子,品味着秋的甜美。(汉钢公司计量检验中心 雷瑞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