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风气,最常听到的是“弘扬正气”,正气就是正能量的风气。纵览中国古今,无不正视社会风气,无不提倡社会事件的正能量。司马炎的《命子迁》“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世君,终于立身,杨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道。”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有《截外甥书》中的“夫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他的这这两本书是告诫儿子和外甥: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要摆脱琐碎事物和感情的纠缠,广泛的向人请教和学习,提出怨天尤人的情绪,静思反省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从而才能立显“修身学习”和“立志做人”的重要性。《琅琊王氏家训》的“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它以信为首,以行达信,开门施教,贵在待人。王氏家训把“信”作为立身处世的第一要务。这摒弃了“死读书”关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后人走出家庭,诚信地与人交往。
古人仙贤的这些至理名言流芳百世,它们带来的功能效应已铭记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庭都从这些名言警句中都生发了各个家庭的家训即——家风!
从我记事起到如今,我的家庭从小对我教导到如今对我的教导拿顺序来排列起来的话,如:见人要懂礼貌,做人要诚实,要好好学习,出门在外注重身体,一定要好好工作,多看看老人,多给孩子讲道理。
幼儿园时候的我,有羞涩和不任性的时期,那时的我见人害羞或任性,母亲就会给我讲道理,做人要有礼貌,这样你才是听话的好孩子。当我上了小学,考试没考好,在原字迹上偷改分数,因“学艺不精”漏洞百出,父亲知道后,不动声色,娓娓而谈地给我讲了道理,说学生就要好好学习,更要做一个人要诚实,要守信,不然没了诚信,大家都不会喜欢你的。上了大学,时隔几天母亲就打电话问候,嘘寒问暖,说一个人在外,照顾好自己,更要有自律性,严格要求自己,多看书学习。工作以后,爷爷会时常告诫我,在单位要不怕累,什么都要干,做一名好员工,为公司创效益,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一定要彰显个人的价值。母亲也时常叮嘱我,要多看看老人,说老人什么都不缺,他们就想你们多回家看看,你们多回去和老人说说话。这么多年,在我家庭长辈们的谆谆教导后,再经过我自身的领悟学习。这些最普通的言语,最有生命力,它化成最行之有效的精神甘露,时刻浸润着我,感化着我,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蜜露。
现在爱人和我对儿子的教育,更是汲取前人的训语,再结合自身的经验,与时俱进,也为儿子也制定了最新的家风家规,更是为了下一代在“孝、信、德、育”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家风,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先辈留与后人的智慧宝典。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家庭,作为一个生命的起点,更是吸吮养分的开始,更为一个新新人类生长的塑造一个的良好环境。为了国风正气,先从我们家风开始!(韩城公司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