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看红旗渠,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发布日期:2018-11-01    作者:王涛    
0

近期,全国钢铁行业团指委二届三次全委会暨第29次全国钢铁行业青年工作会在河南安阳顺利召开,我有幸作为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按照会议议程安排1025日下午,所有参会代表来到河南省林州市,共同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和时代下产生的。林周县历史上就是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山区,自明朝正统年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500多年间,在林县这块土地上就发生过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处于最为困难的历史时期,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为了彻底改变林县人民的命运,排除万难,带领着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锨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修桥,苦战10年,共计削平山头1250个,凿通隧道211个,架设渡槽152个,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总长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

当我们沿着红旗渠一直向太行山深处走去,看着渠中水流,继续往前走,忽然前方出现了一个山洞,洞前有很多人聚集,洞口上方写着“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据导游讲,1960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同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时,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715日凿通隧洞。政府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19697月,红旗渠通水那天,林县人民全部聚集到渠道两侧,锣鼓敲的震天撼地,几百年来饮水和灌溉的生存问题,太行山的地图上,从此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时空流转,林县人民把愚公移山的神话永远定格在太行山上,更把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镌刻在了这座太行丰碑至上,为全国人民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但它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做为陕钢的一名青年职工,我更应该深入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信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将广大青年团员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为了我们陕钢真正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高端钢铁材料服务商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我们更要学习林县人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回程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仔细回想红旗渠精神,不就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吗求真是一种工作态度,务实是一种工作作风。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的将每一件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不发牢骚、不抱怨,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在企业快速发展中奋力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韩城公司/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