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村庄”的“大变化”
发布日期:2018-09-30    作者:曹乔军    
0

我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农村,沐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茁长成长。很幸运,在我的童年里,饥荒、温饱都未曾光顾,那时虽谈不上锦衣玉食,但也算的上衣食无忧。转瞬间,我已成家立业,也亲眼见证了人生近30年里,当时的那个“小村庄”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道路宽阔了

儿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条通村的土路,那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的场景至今想起来依然觉得苦不堪言。村道很窄,除了稀有的几辆农用小型拖拉机外,最常见的就是每家都有的二轮人力车。在农忙收割时,村道便熙熙攘攘热闹起来。农忙过后便要向公社上交公粮,全村人约好时日,由村长带领着大家拉着人力车一路有说有笑,虽然日子不算富裕,但收成不错,乡亲们自然很是喜悦。当然,因为村道很窄,大家走的小心翼翼,生怕碰撞到其他人家的车子或是一不小心连车带人掉进路边的水沟里。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随着国家“村村通”工程的普及,村里那条泥泞不堪的土路早已变成了5米宽、笔直的水泥硬化路,并且直通各家门口,大型的货车也能顺畅通行。道路好了,人们出行方便了,不管是农作物销售还是人们出外务工都省时省心,家家户户的收入也高起来了。

房子敞亮了

改革开放的这四十年来,我们家的住房也从土房演变为楼板房、楼房。十岁之前,我和父母一直住在爷爷奶奶留下的两间土房里,土房夏天倒是凉快,可冬天就和冰窖一般冷,晚上睡觉我的手脚怎么也捂不热,而且长满了冻疮,也因此是怕了过冬天。1996年,父母省吃俭用存了些许钱,决定修建楼板房。虽然我们家在村里算是较早修建楼板房的,但由于当时工艺的限制,一遇到阴雨连绵时节,那可真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屋子地面上经常放着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盆来接雨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好些年。随着改革开放东风吹遍地、政策富民,靠着父母亲的勤劳智慧,2005年,我家也翻新了楼板房,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的日子了。就连八十多岁的爷爷都笑的合不拢嘴,不停的说:“那时候毛主席说过一定要让全国老百姓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没想到真让我赶上了。”

如今放眼望去,各家各户修筑的楼房堪比别墅,一个比一个漂亮,加之政府规划引导到位,美观整齐,错落有致,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拔地而起、兴兴向荣。

生活舒心了

记得小时候每逢秋收季节,田野里异常热闹,人们早早的出门拿着镰刀,背着口袋,拉着打谷机匆匆忙忙的赶往田里收水稻,赶个大早一上午也就收个半亩稻子,人还累得够呛。现如今有了收割机,半亩田的稻子居然只用五分钟。且在社会主义浪潮的引领下,很多的农民都开始学习新知识,转变定势思维,从开始的一门心思只种小麦、水稻、玉米等常规农作物,到纷纷开始种植大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日子越过越舒心。

不光如此,如今村里路灯亮了、花草种起来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体育活动器材安装上了、村民图书阅览室开放了......,这一切无不诉说着我们的日子幸福起来了。

1978到2018年,短短40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滴。然而,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40年,是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40年,在历史画卷上绘出了不朽的华彩篇乐章!我所在的村庄这些年发生的巨变只是我国众多领域当中的一个小小的代表,但它有力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历史脚步,它的每一次变化都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正确引领和政策支持。在此,我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明天更美好!(汉钢公司钢轧事业部 曹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