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这几天,恰巧遇见一场绵绵秋雨,我闲来无事,只好用看电视的方式打发时间。看着电视,思绪却飘到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
一天,我和弟弟趴着梯子,一步一步来到家里的最高处,只有五六平方米的伙房平台上,望眼欲穿地盯着村西头那条唯一进村的土路。尽管已是数九寒天的隆冬腊月,可是我们全不在乎。临近天黑,当父亲骑着笨重的“铁驴 ”在村口出现时,我们姐弟俩急忙下了平台,朝父亲飞奔而去。
那一年,我十二岁,考上了初中,父亲果然没有食言,买回了我和弟弟在伙伴面前引以为傲的彩色电视机。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那是一台海燕牌彩色电视机,银灰色的外盒和屏幕互为一体,前面右上方有个小门,打开小门是两个频道旋钮,电视机右上方还有一对牛犄角般的天线。
记得我十岁时,全村二百多户人家,电视机的数量也不过五六台,还都是黑白的。村东头的薛叔家买的最早,我和弟弟每天下午放学干完家务就急忙去占位子。没过几个月,隔壁家打铁的李伯伯也买了电视机,我们看电视就方便多了。有时候去的较早,只能耐着性子陪李伯伯看其他电视节目,心里却在焦急地等待着电视剧《陈真》和《血凝》什么时候才能上演。
夏天的晚上,大家围坐在李伯伯家的小院,看电视看到最精彩处,突然电视黑屏了,叹气声、叫骂声响成一片。我记得,那时,农村经常限电。大家很是扫兴,只好回家睡觉。我和弟弟意犹未尽,躺在床上睡不着,还在讲着电视里的情节,为主人翁陈真的命运捏着一把汗。我们就盼着赶快来电,或许还能再看一集。“来电了,来电了”,外面突然想起了喊声,我急忙一拉电灯,还真的是来电了。我和弟弟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就往隔壁李伯伯家跑,可惜大门已关闭。我们转身又拔腿向村东头的薛叔家跑,薛叔家也关了门,我们只好扫兴而归,进了门,好一阵伤感。就问父母亲:“我们家什么时候才会有电视机呀?”母亲边给弟弟擦汗边说:“等爸爸妈妈攒够了钱,姐姐考上了初中,咱家就买个彩色的电视机。”
终于要买电视机了,我每天都在同学面前炫耀:“我们家要买彩色电视机了!”还扬言和我打过架的伙伴,不许来我家看电视。可是,买台彩色的电视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绝对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为了攒够买电视机的钱,我和弟弟懂事了许多,不再缠着母亲买糖吃。我们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帮着母亲喂猪,吃晚饭,写完作业,就跨上竹笼打猪草、拔野菜。彩色电视机当时很紧俏,父亲也很积极,主动找了在商业局上班看大门的远房亲戚,弄来了购买限量商品的“通行证”。整整两年,彩色电视机在我们全家人的努力下,被父亲驮在他的“铁驴 ”后座上,在我们家安家落户。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三十年间,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我结婚,父亲买了一台29寸的“东芝火箭炮”作为我的陪嫁。电视机不仅能接收更多的节目,还能和DVD连接,唱唱卡拉OK。每到晚上,我和丈夫一人一支麦克风,跟着电视的字幕,放声歌唱,尽情享受生活的甜蜜。
2016年,紧跟电视机的流行趋势,我们又购买了一台55寸的“长虹”液晶电视机,智能电视机支持无线联网功能。高清大片、3D大片、电影资讯、整部电视剧,想看什么都有画面,在家就能享受“家庭影院”的感觉。
2017年,我们的安置搬迁房装修好后,公公也时髦了一把,买了一台屏幕是曲面的电视机,他说这台电视机最大的优点就是保护眼睛。
其实,我家电视机不断的升级换代,也只不过是改革开放40年伟大硕果中的一个小小的果实罢了。随着现代化电气的进一步发展,电视机的功能会逐渐被更先进的电器代替,电视将会是我们家庭装修中一件必不可少的艺术品。只是,我们不能忘记,每一个物件的前世今生,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代表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钢公司炼铁厂 陈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