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改革开放40周年】故乡的变迁
发布日期:2018-09-07    作者:孙雪莉    
0

【改革开放40周年】故乡的变迁

年假期间,我回了一趟故乡——渭南市华州区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脚下的土地松软踏实,踩上去舒服惬意道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绿油油的农田,苞谷刚刚挂穗,雄纠纠气昂昂站立在故乡的土地上一眼望去,大地仿佛被一排排士兵护卫着,道边修长的白杨,玉树临风,在夕阳的余辉中更增添了层次感,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豪迈和壮阔的情怀。

从小到大,对故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尤其近几年愈加念旧,常常想回去看看曾经和自己血脉相连的那个小村庄,找回儿时的记忆和憧憬。由于父母近年不在老家生活的原因,我回家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一年也就那么几次,但每次回家,故乡都有新的变化,真是让人产生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记得十几年前,若要回家坐车到镇上后,通往老家的路还要走5、6公里,道路坑坑洼洼,坐个三轮车像筛糠似的筛到家,要是遇上晕车别提有多尴尬和难受了!现在回来,那条通往故乡的土路都变成了水泥路,真的就实现通到家门口的愿望了!走在笔直的大道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畅亮!放眼望去,村村通公路、户户盖新居,车辆一排排、到处干干净净,只要不到一个小时直达县城。回到家,吃上香喷喷的家乡饭,吃上故乡菜地里长出的新鲜蔬菜……那个香啊、甜啊、美啊,现在仿佛还在嘴边,简直就是撩咋咧,哇,我的口水快要忍不住了!

在我的记忆里,过去的住校时月,开水泡馍就是我们别无选择的“大餐”回到家里,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农活,锄草种菜、喂养牲口、上山挖草药、捡柴火,每逢忙假,和父母在地里收割庄稼,晒麦子、收麦子、交公粮等等,干得直不起腰,累得没有精力去玩耍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党的富民政策开放啦,农村实行土地承包政策,家家户户粮食收的盆满囤满,实现了“顿顿有肉吃、餐餐白米细面”的愿望。每到农忙时,收割机开进地头,机械化使农业效率提高了百倍以上,除草剂、松土机等农业机械化使农民再也不用汗流浃背“面朝黄土背朝天,日落西山干到黑”,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广场舞、散步、健身等精神娱乐活动;且如今国家的蛋奶工程已经普及各大中小学,学生在校鸡蛋、牛奶、面包等营养餐足量供应,上学想吃啥学校餐厅就有啥、应有尽有!难怪乡亲们挂在嘴边的歌就是:“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我们的好领导……”

离家远了,虽然回家次数少了,但每次只要回家,总能听到一些新闻,且桩桩件件都是大喜事:国家每月给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村里大伙都入了医疗保险,看病不愁了;公家给镇上所有村庄修了灌溉水渠……通过和乡亲们交谈还了解到,村里还有几户“精准扶贫户”,政府通过发展产业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精准扶贫”这些通常都是学校、政府、机关等系统人员了解的新词,现在从乡亲们口里也说出来了,这让我很惊讶,说明村委会一级,我们党最基层的组织,对党的政策也在认真的贯彻落实了。 精准扶贫政策使那些少吃缺穿、无劳动能力、真正贫困的弱势群体得到了有效的帮扶,也使他们一步一步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党的富民政策在老家这里有了很深的体现,农民们衣食无忧,生活居住条件日新月异,城乡差别越来越小,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大家都竖大拇指!共产党人心心念念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越来越真实地向我们走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历史雄辩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各族人民,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句话在老家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放眼望去,家乡的田野到处是既将到来的丰收景象:从村子到山根下东西走向的是一望无际的主粮田地,这一大片农田,十几年前,一块一块的有的种果树,有的种庄稼,有的种蔬菜,看上去杂乱无章,也不利于耕种,听乡亲讲现在搞特色农业,便将一片片的小土地连起来按照上边指令规划,有目的的种植,既便于耕种,也方便管理,国家对农民做到了周到的安排和筹划,干什么再也不是没目的的瞎忙活,我们村里就在基层党组织的规划和指导下种植了大面积的花椒树、核桃树等经济作物,每到花椒、核桃成熟的季节,有专车到村里来收购,方便快捷的同时,给乡亲们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大家心里乐的开了花,齐夸党的政策好!说到这里,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敬意

此刻,田野里,微风送过,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苞谷的香甜味,合着泥土的芬芳迎面扑来。让人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静祥和的气息,人与自然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面对即将收获的这片土地,我心中对“改革开放”有了更深的释义:农民,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是值得尊重和赞美的;土地,是我们人类的家园,要珍惜生养我们的这块沃土,感恩强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恩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新生活(汉钢公司物流中心 孙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