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带葫芦娃去逛超市,意外地看到水果区早早地摆上了新鲜的核桃,看着那绿莹莹的圆疙瘩,葫芦娃一下子凑到跟前,我的记忆也随之回到了那些日子……
每逢七月前后家里的餐桌上总会多出一盘鲜绿的核桃,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庭院的葡萄树下,剥着鲜香的核桃,聊着家常,道着欢趣……
地道的韩城娃总也忘不了的记忆便是每年的暑假,不是因为有充分的时间玩耍,而是那一望无际的花椒园足足“占据”了我们整个童年。与别家不同,身体不好的父亲选择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上了核桃,缘是好管理、易采摘、不费事。当然最开心的还要数家里的姊妹了,不用“早出晚归”、不用头顶骄阳、不用被刺扎伤手、不用到开学的时候被晒得一脸黑……还有就是每天都有新鲜的核桃吃,不用嘴馋街头巷尾的叫卖声。
等到核桃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仿佛开启了“室外模式”。传统的采摘方式应该叫“打核桃”,原因是青黄色的外皮本来就要剥掉,用杆子打来加快皮的腐烂、脱落。但父亲为了卖相好,采取了一一采摘的方式,虽然速度慢了些,但却在外观上抢尽了风头,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摘核桃的时辰是在下半晌。这时的太阳偏过头顶,青黄皮中的水分适当少点,在树下摘核桃也不会太热。那些日子,一到下半晌,用不着父亲喊集合,我们姊妹几个就挎着藤条篮子,背着长长的杆子,沿着大路,穿过小径,向村南渠后的核桃园走去。一路上你拉我、我追你,嬉闹在两旁长满花草的路上。
树上的核桃有鸡蛋大,多数是成双成对并列生长,但也有单个的。个子高的弟弟自告奋勇抢着上高枝,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地爬上树骑着树杈,双手开工,那架势好似武侠小说里的高手过招,不一会儿,树下便落了一地的绿。我们也不甘落后,挎起篮子,拉过低处的树枝,娴熟的装满自己的篮子。剩下高处够不到的,便轮到父亲上场,他挑起长杆,绑上镰刀,毫不费力地便超过了我们。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满地都是圆圆的核桃和片片黄绿相间的叶子,大家争先恐后地拾着核桃,满满的喜悦洋溢着整个核桃园。
采摘回来以后,把带皮的核桃装在衬有塑料的大编织袋里,给它铺上褥子,盖上厚厚的棉被,捂在一起,等个三五天,就成了一只只有皱脊的硬壳核桃。戴上手套,拿小刀在青皮上轻轻一划,用手一掰,清晰的核桃纹路便显现在眼前,砸开核桃,剥去外层的涩皮,便可品尝到鲜嫩脆甜、清香无比的桃仁,那种惬意就像潺潺的溪水绵延无尽……
如今又是一年采摘时,步入工作岗位的我虽然已经很少回去核桃园,但每到这个时候父母总会打电话催着我们回去尝鲜。无论多忙,我和丈夫总会回去帮父母采摘,那熟悉的一切总能将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回味儿时如蜜般浓浓的幸福。(龙钢公司炼铁厂 张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