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两盏小油灯
发布日期:2016-12-16    作者:张英奇    
0

两盏小油灯

  在我家里的壁橱里,至今珍藏着一盏陈旧不堪、灯罩发黄的小油灯。虽经几次搬家,也不愿舍弃。因为这是我小的时候上学时父亲送给我的一盏油灯,他不仅浸透着我早年求学的记忆,更是一种人格品、德的传承,有着十分特殊的纪念意义。
  周末的下午,斜阳透过窗户,暖暖的照在屋子里。刚刚送走姑娘上了大学,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有了几分难得的悠闲。借着这个空闲时刻,我翻腾整理着家里的大箱小匣,拾掇和清理着一些不用的旧物。就在我翻开壁橱收拾时,在底部拐角处就翻出了这盏油灯,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袭上心头,便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迫不及态度检查有没有损伤,随后又仔细的擦拭起来,一边擦一边陷入了回忆。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我从偏远的山村学校来到距离家六七里的村子上学,因为上到初中,班上开始增设了晚自习课,那时候没有电,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晚上学习照明的问题,我和许多同学一样,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油灯,这种灯儿纯粹就是用一种玻璃瓶、瓶盖上打个孔,加细铁管穿上灯捻制成,晚上大家一同点起来,整个教室弥漫着浓浓的油烟味,呛得人难受,每每早上洗脸的时候,鼻孔中老是黑漆漆的,一些同学往往因为这个原因,支气管出了毛病,不停地咳嗽,吃药。长此以往学校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
  大概是麦收后的季节,学校用学生拾麦子勤工俭学的收入,为班上每一个桌子上配上了一盏显得特别洋气的新式油灯——就是这种带有灯罩而且是正式厂家出品的油灯。这是一盏老式的煤油灯,玻璃材质的灯身,像个哑铃般形状,中间细,上部大,有20公分高。下边是喇叭口状的底座,上部由是盛油的灯肚和一个偏小的灯罩座组成,灯罩座的中间位置是粗棉线拧成的灯芯,在灯罩座的旁边一个伸出来的细铁杆的头部带有一个圆形带齿状的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划一根火柴点在灯捻上,火光就会袅袅升起,逐渐亮了起来,这时,戴上原灯配的灯罩,会显得越发亮堂,这在我幼年的学习时代,可以算得上一件高大上的配置了。
  这种油灯不仅亮度好,而且带有灯罩,充分的燃烧性几乎不产生油烟,而且可以调节火焰的大小,确实是一件新奇实用的物品。有了这种新油灯以后,我感觉整个心情都是透亮的,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似乎增添了许多。记得有好几次,学习任务紧张,临近考试复习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在这盏油灯下熬了好几个通宵,真是一点都不觉得累,大概是年轻罢了!现在想起,这种精神差了许多,可能是中年不知少年狂的缘故。
  在这盏油灯的陪伴下,我度过了两个春夏的晚自习。后来学校通了电,用上了电灯,教室一下光亮了起来,这时油灯就大部分被收回,只留下个别的油灯以备停电时的应急,其中就有我的那盏灯,只是开始的时候电不正常时使用一下,供电逐渐的正常后,这盏油灯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只是孤零零的呆在教室后面的窗台上无人问津。直到我看着留下的几盏灯都被人拿走了,我的灯还在,我想反正在学校没有什么用处了,不如拿到家里使用,即不浪费,又可做个纪念。而且那时我村还没有通电,都使用的是土油灯,于是便将油灯带回了家。
  当这个在山村显得稀罕、洋气的油灯在我家那土窑里点亮的时候,满屋子通亮,全家都围着这盏灯热闹着,赞许着。唯有老父亲坐在底矮的板凳上,抽着老旱烟,闷不做声。等大家散去后,父亲严肃的问我:“你这灯是哪里来的?”我怯怯地说:“学校发的,因为有了电灯”。父亲带有质疑的“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我在也不敢做多余的解释。周日下午我又去上学了,父亲也再没有和我说起灯的事情,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想着这盏油灯有了新的用途,又可为家里带来更多的光亮,奶奶补衣,母亲纺线那是最好的了。
  到了第二个星期五晚上回家的时候,一进门便看见土窑里的那盏明亮的油灯不见了,还用回了家里的土油灯,我以为是家人不小心损坏了,心里很是纳闷。就问了母亲,母亲说问你爸去。我觉得就不对劲,也不敢向另一个屋子走去。这时父亲进来了,第一句话说:“你小子变坏了”,我说:“怎么啦?”他说:“你的油灯是怎么回事?”我小声说:“学校发的”。父亲说:“你这是放屁,我都打问了你的同学,根本没有这回事”。无奈之下我就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是学校不用了自己拿回来的,再说就是一盏旧灯。父亲却说:“从你小子把灯拿回的那天我就知道你撒了谎,因为这东西是公家的,不可能发给学生。既是不用,你也不能拿回家,这涉及到做人的品质问题,小时拿针,大时偷金,就是这个道理。”
  我知道父亲的为人,耿直而勤劳,公私分明。上完学以后就到生产队当会计,不占公家的一分钱便宜。在大食堂的时候,他负责伙食管理。那时缺粮,人都普遍饥饿吃不饱,有时炊事员将没有分完的饭菜打给他时,他从不肯多吃一口,为我们树起了很好的榜样。
  我开始真的没有觉得拿回一盏不用的灯有多么大的事,可父亲的教诲是上纲上线,也许是他人生的一种品质和信念,我只能默默的服从。上学的那一天,我悄悄的带走了这盏油灯,放回了原处,后来就归了学校的仓库。
很快进入考高中的冲刺阶段,晚上加班夜读是常有的事。可是学校规定晚上十点必须关灯,所以想在多学一会是不可能的了。我又想起了那盏油灯,回家的时候,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了父亲,还想着不该听父亲的话把灯还回学校,可是父亲没有做声。
又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放学回家,吃完晚饭,父亲把我叫到另一个屋子,从破烂的桌子下摸索出一个长型牛皮纸壳状的东西,慢慢的打开,和先前的一模一样的一盏崭新的带着玻璃罩的油灯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既高兴又疑惑,父亲说:“这是我挖了一个月的药材为你买的,马上考高中了,我不能帮你什么,这盏灯送给你,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高中,为家里人增光”,朴实的话语带着浓浓的希望和重托。
  父亲的这一举动告诉我:“做人要公私分明!”, 父亲看起来简单的言行,交给了我做人的原则,不要占公家的便宜,这也是我从事工作多年的戒律。
  我拥有了父亲送给的油灯,学习的劲头更足,当年顺利的考进了全县知名的高中,更重要的是它帮我树立了做人的良好品德。参加工作后,多年以来激励着我在人间正道上前行。前多天我还和父亲提起油灯的事,他说早已忘记了,可父亲的教诲我终生都没有忘记。
  每到秋季的夜晚,闲暇之余,我会独自的点亮油灯,放在阳台之上,关闭了隔档和厅堂的大灯,一种柔和皎洁的光线透过磨砂玻璃洒进屋子,犹如三五之夜月光如水的夜晚,我特别喜欢这种宁静,闲适和坦然的感觉。
  两盏小油灯,一盏公家的,一盏是自家的,公家的油灯已物归原主,一盏父亲买的自己一直珍藏着。尽管现在这盏油灯在一般人看来犹如一件多余之物,即使作为一件老物件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可是在我的心内,父亲买的这盏油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是一只普通的煤油灯,它不仅承载了我小时候挑灯夜战,勤奋学习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关于这盏油灯的故事,体现出的是一种家风的传承,一种民族美德的延续,使我终生受益。
  于是我决定把它代代相传!(禹龙国际酒店:张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