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伏中戏台
发布日期:2016-09-08    作者:贾云峰    
0

伏中戏台

  今天,伏中同学中几十位好友嘱我回忆一下伏六戏台,他们和我一样都在追寻心中那份最美好的记忆。我是怀着虔诚和崇敬的心情,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伏中戏台承载了几十年伏六乡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它是伏六乡农村文化的发展象征。那些经常活跃在舞台上质朴的农民演员,他们在台上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世人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真善丑美被演员们演绎的淋漓尽致。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们是那个时代农村先进文化的领航员,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新农村树文明新风的代言人,深深地影响和教育者几代人。
  行走在并不宽敞的伏六街道,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伏六乡中那四个金黄色的大字赫然在目,顺着七、八米宽的进口向学校走去,依然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七个大字熠熠生辉,上面是一个寓意为团结在党的周围的金黄色图案。戏台整个建筑是朴素大气,右边是伏六中学大门,左边是伏六乡变电所。自从考上伏六中学,每天出入学校的大门,没有人刻意注意伏六戏台的存在,实际上伏六戏台和我们这帮学生的交集并不多。要说能引起共鸣也就是每年召开伏六乡中学生运动会,戏台作为演出前嘉宾、领导讲话,运动会期间运动员休息的场所。还有放电影时在戏台上拉银幕,戏台下坐着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和伏中同学们,后面有忽明忽暗的几点亮光,那是几个小摊贩卖水果的、卖瓜子和零食的。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只有这两件事才能真真切切感到伏中戏台的存在,尽管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伏中戏台散发出的文化气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伏中戏台几十年在默默关注,支持着伏六中学的发展,当年拆除学校的窑洞时,伏中戏台成了学生的栖身之所,成了学生们避风挡雨的港湾。
  伏中戏台始建于七十年代,当时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多种经营,适当集中”,作为乡政府所在地,自然而然的承担起活跃全乡农村文化生活的重任。站在戏台前,那首儿歌“拉锯,拉锯,姥姥门前看大戏,接闺女,请女婿,玩上三天不回去”昔日的热闹、繁华又重现眼前。如今年迈的伏中戏台退出了大家的视野,但勤劳朴素的伏六人民并没有遗弃它,而是在原址上重新建一座功能齐全,与时俱进的仿古式的伏中戏台,但愿它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能激发农村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因为它就是伏六人的文化符号,是伏六人的文化象征。(龙钢集团华富新能源公司: 贾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