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池塘忆事
发布日期:2016-08-25    作者:薛亚峰    
0

   伴着铲车的轰鸣声,村里的最后一口池塘消失在了我的眼前。听说,村委会要在填平的池塘上建广场,充满期待的人们把这个话题说了又说、道了又道。

被填埋的这口池塘是村里最大的一口池塘。在我的记忆里,一年四季,它除了在下雨时节能积蓄些水,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干涸的。我至今还记得,孩提时我不厌其烦地嚷嚷着母亲,问我从哪里来的。母亲说,我就是父亲在这口池塘里挖出来的。天真的我还拿着小铲子叫着小伙伴毛毛在池塘里挖了许久,看看能不能再挖出个小孩。

上世纪80年代时,村里共有三口池塘。一口座落在村子的最南边,离村里的清代碑楼约莫200米,它是三口池塘中唯一有鱼儿的池塘。童年时,我们常常背着父母去那里网鱼,一个捡来的大口罐头瓶,一个拿纱窗制作的简陋渔网,鱼饵是从家里偷来的塞在口袋里已经捂得热乎乎的半个馒头。整整一下午,蹲在池塘边,多少次的憋住气儿,总是在“鱼饵”被用光的时候也网不到鱼儿,又总是在黄昏时分,缠着池塘边一起网鱼的大哥哥们分出几条鱼儿给我们,抱着罐头瓶,看着游来游去的鱼儿,心里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然后,又总是在睡过一宿后,看着破肚而死的鱼儿吧嗒吧嗒地掉着眼泪。

另一口池塘座落在村子的老井旁边,离我家的老院子很近。在我的记忆里,那口池塘总是蛙声一片。我们常骑在池塘边老槐树的枝丫上学着青蛙“呱呱”地叫着。老井旁乘凉的人们沉浸在麦香里道着丰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挡不住的成长经历使我们不得不告别童年,踏入中学,再回头时,池塘已非原本的模样。一排排房屋已经扎根在了池塘之上。这两口常年贮水的池塘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老槐树枯死,老井被填没,再也看不到一起纳凉的人们,再也看不到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睡去的孩子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也只能从辛弃疾的诗词中去感受了。

听父亲讲,村里的这三口池塘均非自然形成,都是人工开凿的,具体开凿于何时,父亲也讲不清楚,他说老井旁的池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些池塘的主要功能是雨季时贮存村里的排水。

现如今,深藏在水泥路下的排水沟已经通向了村子最东边的沟壑之中。池塘也渐渐地失去了它曾经的功能,但它曾经带给我们的回忆却永远都是那么的甜蜜、幸福。

(龙钢公司轧钢厂 薛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