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儿时的芒种
发布日期:2016-06-17    作者:马锋    
0

前几日回关中老家一进门便看到院子里一袋袋装着满满的蛇皮袋子整齐码放着。“妈,院子里堆放着那是什么,那么多?”我妈笑着说道:“这不是芒种嘛,那都是你爸前天雇联合收割机收的麦子,几年不在家连这个都忘了。”听着丝丝惭愧涌上心头,独自一人来到陕南求学、工作,转眼已经过去八年。这八年让我忘记了芒种、忘记了秋收。

想起儿时的我,在家芒种时分拿着镰刀跟在老爸屁股后面兴高采烈的行走在田间,暖风吹拂,金黄片片,麦浪滚滚。到了麦田后二话没说他一次就能占上三列飞快的往前突击,割过的麦茬又短又平,而我仅仅占了一列但那蠕动的速度和那个割过的麦茬跟猪拱的一样,根本和老爸不在一个量级。两亩多小麦一家三口要整整割上小半天,待全部割完后打好捆,再请人帮忙全部转运到自家人的公用麦场。那时的麦场是几家人公用的,所以之前还要商量好,并且进了麦场后还要相互帮忙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脱粒工作,只有待这家全部完成后下一家才能开始。在大伯和三爸家的帮助下开始打麦子,这个要先将所有麦秆全部挑起来充分干燥,接着就等专门碾麦子的出场了。只见那司机晒的黑黝黝的皮肤带个大大的墨镜开个拖拉机,最主要的是它后面拖个巨大的碾盘很是威风,那时我们好多孩子还念叨着长大了要开拖拉机。待一次碾完后所有人员齐上阵将碾过的麦秆迅速的翻倒一次后再请拖拉机碾一次,这样碾麦子程序就算完成。经过反复的碾压原本已经很干燥的麦秆和麦粒基本已经全部分离,这时用铁叉将软绵绵麦秆抖一抖挑到一起,由家里技术超好的老爸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小的像个圆圆的蒙古包,大的则像巨型卡车,这样不但形状优美,还节省空间,更方便了日后喂牲畜或做饭生火之用。

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接下来的扬麦子,这个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做好的。首先主要的是选好天气,虽无需火热的太阳,但徐徐微风却必不可少,年龄越大的人扬麦子水平越高,尘土和柴屑飞走了,麦粒堆积的也很干净。选好角度后两人一前一后用木锨有节奏的高高扬起,锨随人起,“唰”的一声,一颗颗麦粒随锨飞向天空,包衣顺风飘去,接着就听到沉甸甸的麦粒郑地有声,这时再用竹扫把将其它较重的杂物滤到两边。最终处理完成的麦粒就像一堆黄灿灿的金珠。看到这尽管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但是各个脸上挂着收获的喜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劳的农民,淳朴的脾性,自给自足的人生态度,用自己的滴滴汗水换取粒粒粮食,值得我们敬佩,也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感到自豪。(汉钢计量检验中心:马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