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英国,以区区数百万吨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成为全球首强;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以区区数千万吨产量占全球一半,成为世界第一。由此可见,钢铁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石。
长津湖战役爆发之时正是中国百废待兴之时。1950年,中国的钢产量是61万吨。同年,美国的钢产量是9683.6万吨,几乎是中国的160倍。正是由于这样巨大的反差,麦克阿瑟将军才傲慢地宣称:圣诞节之前结束战斗!
如果中国当年能够再多一些钢铁,也许长津湖战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牺牲,也许水门桥就不会在最后时刻失守。正是凭借着美国军用运输机空投的8节钢结构预制桥梁组件,美国工兵才成功拼接了一座钢结构大桥,美军陆战1师残部才能够顺利撤退。
钢铁是大国脊梁,钢铁是实力的象征。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在1958年提出“超英赶美”。
长津湖战役25年后,中国在1975年实现钢产量超越英国,当年中国钢铁产量2390万吨,英国则是2009.8万吨。
长津湖战役43年后,中国在1993年实现钢铁产量超过美国,当年中国钢铁产量是8954万吨,美国则是8879万吨。
长津湖战役46年后,中国在1996年实现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成功地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从此,中国钢铁一路高歌猛进,保持全球钢铁霸主的地位。
长津湖战役的70年后,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粗钢总产量比重为56.7%。美国粗钢产量是7160万吨,位列全球第五位。
长津湖战役的70年后,在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钢企中,中国钢企占据了7个名额,而美国一个名额也没有。美国最大的纽柯钢铁公司也只排在第15位。
长津湖战役的70年后,中国宝武集团粗钢产量第一次超越安赛乐米塔尔,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实现了规模的引领。
2020年,中国的钢铁产量是美国钢铁产量的15倍,宝武集团一家钢铁企业的产量就比美国全国的产量还要多得多。
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已经将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当年参加联合国军的所有国家的钢铁产量的总和也没有中国的钢铁产量多。
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是“钢少气多”;长津湖战役70年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是 “钢多气多”。
从中美钢铁工业发展来看,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