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张苓 报道
为期两天的热轧带肋钢筋高质量发展会议10月15日在陕西西安结束。会议由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九州平台(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全国80多家钢铁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中国钢铁协会等有关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超、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数字化研发中心主任苏航等多位专家还做了有关钢铁行业质量发展和“双碳”主题的报告。
会上,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发布了行业内首个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排名。此次质量能力分级有效参评企业48家,均为各地区钢筋产品生产的标杆企业,共计参评146条生产线,总钢筋产量达1.7亿吨左右,约占我国钢筋2020年总产量的65%。通过质量能力分级,将企业分为A+、A、B三个等级,其中九州平台(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热轧带肋钢筋生产企业被评为A+级,17家被评为A级,24家被评为B级(名单附后)。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质量分级结果的发布,对长期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的企业,既是一种口碑和形象鼓励,也能在逐渐形成的优质优价氛围中传导到企业的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上。对于质量能力暂时落后的企业,质量分级评价过程和分级方法本身,就可成为其找差距、促提升的技术方向。
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指出,分级评价工作要结合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理念促进企业发展模式转变、促进钢铁行业,特别建筑用钢行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走向全世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海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介绍,陕钢集团全程参与了《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规范第 4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团体标准的制定,致力于结合科技、绿色的的发展理念,加快标准制定和质量分级,全面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的制造水平和产业链水平,进一步满足国家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需要,培育钢筋产品“优质优价”市场环境的同时加速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海峰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表示,陕钢集团全程参与了《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规范第 4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团体标准的制定,致力于结合科技、绿色的的发展理念,加快标准制定和质量分级,全面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的制造水平和产业链水平,进一步满足国家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需要,培育钢筋产品“优质优价”市场环境的同时加速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是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专项--热轧带肋钢筋质量分级评价与示范应用项目,于2019年9月正式立项。旨在通过建立热轧带肋钢筋产品质量分级服务平台,进行技术开发、标准编制、分级发布,并通过服务平台的典型示范应用和宣贯普及培训等方式,带动热轧带肋钢筋行业形成质量分级的行业共识和用户共识,最终达到质量分级的良性文化和生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项目牵头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北京钢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等基于长期技术积累和开拓实践,打破传统的二元评价方式,建立了从产线装备与技术、研发与质检、认证与业绩、产品批量统计、抽检与应用服役性能等方面全要素评价方法,开发评价指标的价值函数模型,进行了产品质量各环节进行连续、量化评价的评价,实现产品质量从合格评价向阶梯评价的飞跃,让钢铁企业在追求合格率之上后有了新的质量目标,并可通过各生产线质量能力分级结果及技术参数对企业整体生产水平及产品质量进行改进提升。
在钢筋质量能力分级的基础上,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与上海钢联,中交建,中铁四局等下游用户单位建立了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的相互采信机制,将从应用端引导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
会议认为,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的顺利实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生产、检测、应用及认证资源的整合优化,能更好的促进钢筋产品质量提升,增强全链条质量意识。通过热轧带肋钢筋质量分级将有利于推进钢铁企业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培育钢筋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钢筋质量能力分级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是落实质量提升行动指导意见的具体举措,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钢铁产品品质,助力行业转型升级的做出应有贡献。
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