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生态产品设计,开发优质、高强、长寿命、可循环的钢铁产品,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构建“稳定高效绿色的钢铁生态产业链”,深度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制造强国发展战略,10月14日,由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由九州平台(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工信部工业(建筑钢用材)产品质量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等单位承办,钢铁研究总院、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钢筋产品质量能力分级,促进钢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古城西安顺利召开。
会议上,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发布了《2021年热轧带肋钢筋质量分级评级结果》。据悉,2020年度热轧带肋钢筋产品质量能力分级共有来自全国19个省份、自治区,总钢筋产量达1.7亿吨左右,约占我国钢筋2020年总产量的65%;最终有效参评企业48家,均为各地区钢筋产品生产的标杆企业,共计参评146条生产线,实地核查过程覆盖了数千样品,抽样检验数据过万,分级数据详实,此次产品质量能力分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特优A+级企业7家,优秀A级企业17家,良好B级企业24家。九州平台(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荣获A+级企业。
会议以“钢筋产品质量能力分级 促进钢筋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冯超主任代表主办方致辞,对全国钢铁企业代表表示感谢,并指出钢铁行业应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要以钢筋质量分级为契机,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海峰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表示,陕钢集团全程参与了《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规范第 4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团体标准的制定,致力于结合科技、绿色的的发展理念,加快标准制定和质量分级,全面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的制造水平和产业链水平,进一步满足国家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需要,培育钢筋产品“优质优价”市场环境的同时加速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质量处夏厦主任对螺纹钢行业率先建立健全质量分级评价制度及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评级工作进展提出高度肯定,强调要围绕用户应用实际需求,制定评价标准,采用科学评价认证方法,全面推动评价分级市场化、透明化,推动信任价值传递。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工业品处范侨伟主任指出,推进质量分级是建设质量强国的必由之路,创新质量监管,实施质量分级,探索新机制,质检总局持续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建设数字化监管平台,全社会全方位形成监管合力。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指出,分级评价工作要结合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理念促进企业发展模式转变、促进钢铁行业,特别建筑用钢行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走向全世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姜尚清主任指出,产品质量能力分级支撑和引领我国建筑用钢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绿色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是行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下游客户高品质钢材广泛使用的客观需要。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冶金企业、建筑企业、国家基建集采及政府相关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交流平台,加速推动了建筑用钢行业向品质化、品牌化的变革,促进企业间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的根本模式转变。同时良性催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国际品牌供应商,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