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钢公司是一个有着60年悠久历史的钢铁企业,它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司马故里的韩城市,北依龙门,东临黄河。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几代钢铁人的“钢铁梦”,他们默默奉献、爱岗敬业、以厂为家、攻坚克难,用陕钢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书写着企业转型发展的宏伟篇章。
在转炉有一个人人敬仰的“全国劳动模范”薛小永。他所在的岗位--转炉,是承担着炼钢80%以上指标和消耗的重要岗位,转炉关键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指标和消耗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转炉关键岗位人员的操作水平,他每天守在炉前为关键岗位人员答疑解惑。面对出钢温度高难题,他组织成立攻关小组,不断查找问题所在,最终找出解决办法,通过实施大包加盖,降低了出钢温度,吨钢生产成本也明显下降。他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人力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通过每季度测评、关键岗位的竞聘,涌现出一大批好学上进的员工,为关键岗位的人员更替储备了坚实的力量。
在连铸有一个令人赞不绝口的“文艺范”劳模张长录。连铸是炼钢厂最艰苦的岗位之一,身前是1500多度钢流温度,背后却是寒风刺骨。在这种严酷环境下,他默默地一干就是十多个春秋。众所周知常人站立一小会腿就会很累,可他在那种汗出如浆的环境下,每天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却浑然不知疼痛是何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十年里,每天站7小时,一年是2600多小时,而十年就是将近三万小时,在这时间里他始终如一站在结晶器旁,时刻紧盯着那沸腾的钢水,俨然是一名钢铁般的战士,为生产顺利保驾护航。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还笔耕不辍,用他娴熟的笔讲述身边的正能量。他的文章多次在陕钢、龙钢等宣传载体上发表。
在炼钢自动化控制领域有一个“技能大师”冯建斌。每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他总能“手到病除”。他经常这样说“当你把工作当成爱好时,付出再多,也甘之如饴。”在冯建斌家里,关于电器自动化、电工基础等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笔记有10多本,稀疏的头发就是他苦练技术的印记。凭着一腔热情,冯建斌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很快就成长为厂里的技术“大拿”。他先后在《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杂志发表数篇论文,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曾荣获“冶金行业优秀技术能手”“陕煤铜川矿业杯优秀选手”“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第三名”等光荣称号。
在炼钢青年中有一个中国敬业奉献类好人、陕煤最美员工、感动龙钢人物获得者解宁。他是一名转炉焊工,自2003年进入炼钢厂拿起焊把的那一天起,他从一名协议工转为正式工,成为炼钢焊工的一面旗帜。因为长期电焊让他患上了慢性角膜炎,医生曾多次建议他换到作业环境好一点的岗位。但他不顾劝阻,坚持战斗在他热爱的岗位上。转炉焊工是炼钢最辛苦的岗位,经常要背30多斤的焊把线爬上爬下,尤其炎夏时炉体焊接作业,站在转炉炉壳上,劳保鞋都会冒烟,高温水蒸气简直能让人窒息。去年夏天,接到30分钟内完成炉体加固任务,面对300℃的炉壳,大家心存胆怯,只见他拿起工具,咬着湿毛巾毫不犹豫冲了上去。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焊花溅在裤子上把裤腿都烧着了,同事一次次浇灭,他全然不知。因高温和缺氧,每人最多干5分钟,他为让同事多休息1分钟,却多干了15分钟,提前8分钟完成任务。当他下来时,劳保鞋底已脱落,脚底满是水泡,而这样的抢修他已不记得干了多少次。
平凡人干平凡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那便是平凡中的伟大!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精神,才有了企业的辉煌发展,才有了国家的繁荣富强!(龙钢公司炼钢厂 白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