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亲子拓展训练营的孩子,滑梯溜坡、攀绳索,哭闹着爬过玻璃栈道,我就想起我的六一。
我在孩子时期,生活在乡下,六一节的时候,也正是渭北一带搭镰收麦的时刻,因而儿童节都是相随饷田去,背灼炎天光。大人忙的时候,我们小孩就在割过麦子的地里撵蚂蚱,遇到大蚂蚱,爷爷奶奶都会放下镰刀,蹑手蹑脚去追,抓住后就用毛毛草串着,这时我就扑过去,高兴得像得了宝似的。爷爷借此歇着,折下麦秆,编出一个蚂蚱笼,说如果抓到叫唤蚂蚱就放里面。于是,我就拿着蚂蚱笼,和几个小朋友满地里寻找叫唤的蚂蚱。
寻着寻着,就走到了其它麦田里。没熟的麦子,清香浓郁,偶有蚂蚱叫唤,我们却弄不清方向,胡乱地跟随飞飞蹦蹦大蚂蚱跑,才发现走进了麦田的深处。渭北地处平原,田地广袤无垠,一季麦子,绿绿黄黄遮挡了半壁天地,有的伙伴无意识喊妈、达,可回答的只有万亩麦田的浪涛和近处麦子碰触的声音。我们一阵惶恐,互相吓唬着往回跑,还没认清方向,正面碰上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动物。四个伙伴头发竖起来了,却不知道快逃,大家猜着这家伙是狼?是豹子?还是熊?猜着猜着,这动物就冲着伙伴怼过来,大家乱作一团。这时,大伙发现大点的伙伴手中还有镰刀,就提醒他对付吃人的动物。第二次动物再扑过来时,伙伴狠狠的对着这家伙砍了过去。或许是它受伤了,或许被大家叫喊声和镰刀的锋刃划到,动物慢慢腾腾地走了,我们瞄了一眼高大突兀的水渠,赶紧跑到大人过往的路上,讲述我们的故事。
第二年的六一,大人们不打算再带孩子们去割麦,因为怕出危险,也更是收麦紧忙,照顾不了活蹦乱跳的孩子。可家家丁壮上地,男女携壶担笼,谁又能放心孩子一人在家过六一呢?于是,把孩子担在笼里框里,放进麦茬地理,用绳子拴在裤腰上。大人的笑话,蚂蚱的蹦哒,太阳的毒辣,饥饿水渴,偶尔一颗糖果,无边无际的瞭望,就是我们那时的儿童节。
记得谢德林说过,只要不把儿童关在密不透气,不见阳光的环境中,纵便是贫乏的大自然,也能是儿童的心灵得到欢乐。确实如此,虽然我们那时儿童节都不知道有,但我们却觉得大自然慷慨地上演着最热闹的节目,一幕一幕的劳动场景,犹如阅读不尽的画册,丰富认知的同时,也涵养着我们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