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人之所为,不可不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懂得敬畏,才知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种敬畏是源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尊敬和震撼。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道出了生命的壮丽和伟大。自古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在歌颂生命的珍贵,颂扬生命的神圣。
我很庆幸,在我迷惑之年有缘初读《西藏生死书》,它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轮回的概念,也第一次让我初悟了“中阴”,更对人生无常有了新的认识和接纳。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面对死亡,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生命。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的一部分。活在快销时代的我们,整日被忙不完的工作,撸不完金钱“圈”着跑,熬夜如同家常便饭,吃饭更是潦草应付,身体机能也最大限度地配合着我们,所以在我们的意识里,“死亡”不仅陌生更是遥不可及,只有生病了,被迫按下“暂停键”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的时候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死亡”的存在,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么可贵。我们要认真地看待生命和死亡,我们不能赤手空拳地面对未知,我们要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全心全意、心平气和地经营好当下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是不应该被朝九晚五的生活羁绊,我们要屏蔽沉溺于现代生活的享乐,要让我们的生活简单化。记得有一次国画老师教我画藤下葡萄,我小心翼翼拿着毛笔一会儿侧锋、一会儿中锋、一会儿顿笔,不一会儿细细的枝藤上挂满了奇形怪状的葡萄,然而老师的作品只有五六颗晶莹剔透的葡萄,整个画面清新淡雅,耐人寻味。我画的葡萄就像我们强加给自己外在的负担,越压越多,越压越重,我们情绪的烦躁,生活的压抑,都是因为自己画的葡萄太密集,导致我们的心灵没有足够的空间呼吸新鲜空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要懂得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轻装前行,把每一个今天过好,就是最好的明天。(宝铜联合党委 李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