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占全球“半壁江山”,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做优做强?
发布日期:2022-02-22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0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火了!一墩难求,有人自制了钢铁版的“冰墩墩”,被网友戏称为最“硬核”冰墩墩。
  “硬核”的钢铁,不只在于其硬度,更来自它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钢产量仅15.8万吨,不足当时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如今,我国钢铁产量已占据世界钢铁业的“半壁江山”。
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占全球“半壁江山”,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做优做强?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如何踔厉奋发、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廓清了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钢铁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提升钢铁业资源保障?未来钢铁业兼并重组将从哪些方面推进?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钢铁企业及行业专家。
  钢铁工业由大到强,机遇好挑战多
  全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营收达6.93万亿元,同比增长32.7%,累计利润总额达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翻看2021年中国钢铁业运行成绩单,效益亮眼、态势向好。
  “这既受去年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也得益于近年来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说,“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业去产能、调结构、促升级成效明显,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钢铁主业劳动生产率由每年527吨/人增至850吨/人。
  “十四五”是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表示,《意见》的发布对引导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意义重大。
  看机遇,国内钢材需求仍将保持高位。“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中后期,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目标任务的带动下,未来几年国内钢材需求仍将保持在高位水平。”李新创说。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这也将有利于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有力推动钢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占全球“半壁江山”,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做优做强?
(图片来自网络)
  看挑战,“一方面,由于国内资源供给对钢铁生产的贡献率偏低,存在安全供应风险。”骆铁军介绍,2020年,我国进口铁矿11.7亿吨,国产矿和废钢对粗钢产量的贡献率合计仅为35%,亟待补强资源短板,保障产业链运行安全。
  另一方面,尽管“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但产业集中度仍然不高,行业难以协同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此外,“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必须进一步优化原料、能源和工艺结构,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
  建立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有效提升资源保障
  稳定的原料保障体系,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对钢铁工业而言,资源保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期间影响行业安全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2016—2021年,我国连续6年进口铁矿石数量超过10亿吨,进口金额由576.6亿美元增加至1846.7亿美元。
  “进口比例高、进口矿价格上涨,侵蚀了钢铁行业和下游用钢行业效益,威胁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骆铁军分析,究其原因,一是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及废钢资源产出不足;二是海外铁矿资源供应渠道过于集中,权益矿占比低。
  有效提升资源保障,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是关键。对此,《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
  从国内看,要强化国内矿基础保障能力。应对供应风险,《意见》提出,要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李新创认为,铁矿石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建立储备制度有望成为平抑市场价格、保障产业链安全的重要调控手段。
  同时,扩大废钢替代产品利用。《意见》提出,鼓励资源性产品和半制成品进口,扩大铁矿石替代规模。“近两年,我国的资源性产品和半制成品进口处于高位。”骆铁军表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废钢资源,有利于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同时减少能耗和碳排放,更好保障资源安全。
  从国际看,需加强国际铁矿资源开发。骆铁军认为,要通过加大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和开发力度,增加海外资源权益比例,实现海外资源来源多元化,切实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产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导致钢铁工业在有序竞争、研发创新、节能降耗等问题上难以协同,掣肘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此,《意见》提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应该看到,“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明显加快,钢铁产业集中度总体呈上升态势。数据显示,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由2016年的35.9%提升到2021年的41.5%,特别是2021年比2020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提升最快的一年。
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占全球“半壁江山”,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做优做强?
(图片来自网络)
  “重组前,集团下属钢企普遍存在产品档次低、经营严重亏损状态。”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董事长钱刚告诉记者,公司自2017年重组青岛特钢后,持续在人才交流、用户拓展、采购降本等多方面协同融合,短短数月便实现扭亏为盈。“目前已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钱刚说,下一步将遵循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关注资源整合,推进兼并重组,有序扩大产能规模,强化自主研发高端新品,提高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
  重组成效明显,但专家认为,相对发达国家,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仍有较大差距,企业数量较多且分散,容易导致无序竞争、协同不足。
  “综合考虑我国钢铁行业布局现状,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要打破壁垒、创新机制。”李新创提出,应重点从几个方面推进。
  企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国有钢铁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跨区域、跨所有制深度整合国内钢铁产业资源,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同时,各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要在专业领域内实施兼并重组,打造专业化领航企业,满足下游用钢产业转型需要。
  区域发展要针对钢铁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依托区域内强势企业,整合区域内钢铁企业,提升区域市场话语权。
  产业链供应链要以钢铁企业为核心,推进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重组,打造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