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驼背老王
发布日期:2019-06-18    作者:薛生瑞    
0

驼背老王

自参加了工作就再没有见过老王,闲暇之余,常会想起他住在村里唯一的土窑洞里,说是窑洞,只是门上安着个巴掌大窗户的土洞,炕上摆着小红桌,桌子上摆放着小卖部里最廉价的酒,没事的时候托着他背上的“大疙瘩”,在旁边破草棚里,拾掇从旁边镇子上捡来的塑料瓶和破纸箱。

和老王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午后,我把附近的几个塑料瓶捡到一起,看到老王来了,给了他,并递上一瓶装水,便不紧不慢地聊了起来。我是刻意接近他,因为在整个村子里,老王是单独的,不和任何人打交道,是村民眼中的异类,没有一个朋友,只知道当年政府搞土地改革时,他被分到了我们村。

一来二去的熟络了,我成了老王在村子里唯一的朋友。听老王说,他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落下了背上的驼峰,上学时老被同学嘲笑,没上几年学就辍学在家。父母在“文革”中被关进牛棚,自杀了,因为他是残疾,算是躲过一劫。“文革”结束后不久,赶上了土地改革,便随着来到了现在的村子里。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成家时,他摇摇头说:“那个年代,能下苦,能种地,才能娶到婆姨,向我这样的,没人会跟着来的。”政府给老王分的五六亩地,平时收成一般,现在老了,很多地都种了树,只留下离家近的一小块地种点蔬菜。平日里政府给的养老金、“退耕还林”的钱,都存了起来,本来也够花,但还是天天都见他在镇上捡塑料瓶和废纸箱。

我问老王,是不是攒钱给自己买棺材。他总说,死了以后有政府,现在的社会好了,政府不会放手不管的,钱都买的吃了大鱼大肉了,我很好奇为什么他吃那么丰盛还是干瘦干瘦的。有一天买了一瓶一百多块的酒,和老王坐着对饮,对于他最廉价的酒我是喝不惯的。门外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在门上往里瞅,我们两人叫小姑娘进来,经过一番“盘问”,小姑娘才慢慢道来。原来小姑娘是四川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初中起,老王就一直资助着他上学,现在大学毕业了,找了还算不错的工作,如今是来看望这个资助她的人。小姑娘亲切的称呼老王“干爸”,还二话不说的给老王洗起来衣服。

在我偷偷的“威逼利诱”下,老王终于说出来实情,原来十多年,他一直资助着五六个孩子上学,平日里捡点废品,政府的补助,都攒下寄给了他们。老王告诉我,他无儿无女,要钱也没什么用,能帮一个算一个吧,当年自己耽误了,不能让可怜的娃娃们再耽搁了。我突然感觉,我一百多块的酒没有老王最廉价的酒好喝。平日里我们觉得自己多高尚,此刻谁又能比得上老王?

记得那次小姑娘没地方住,而老王又只有我一个朋友,老王便乞求我让住我家,我家还是有不少空房的。小姑娘告诉我,她“干爸”每个月都寄给她两三百,才能使她顺利读完大学,一生最要感谢的人就是他。当我告诉她,老王总共资助五六个孩子的时候,小姑娘默默地擦起眼泪。谁能想到村里最穷最不起眼的驼背老王,实际上是最“富有”的人呢?人生在世,并不是高调地做慈善就是善人,最难得可贵的是穷人帮助穷人。(汉钢公司炼钢厂 薛生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