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把自己打磨成为高炉管理的尖刀利刃,非一日之功。吴江坚定奋斗与探索,在高炉技术操作和日常管理上苦练内功,一步一步成长为专业技术硬、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炉工长。
主动出击 把脉问诊 尽显责任担当
“工长就是高炉医生,必须胆大心细有耐心,才能为高炉保驾护航。”眼前这个30多岁的小伙子道出了他对岗位职责的见解。
今年年初,由于原燃料质量波动炉温硅偏差较大,影响正常炉况顺行,吴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连续一个多月他每天提前上班半小时到槽下、上料场、看炉温、跑现场,通过分析比对查找原因,他建议大胆调整料制结构变化,平衡昼夜温差,及时调整焦炭负荷,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炉温波动,让高炉稳定顺行为常态化发展。用他的话说,操作高炉就像照顾自己的小孩一样,要摸清的他的脾气,了解他的性情,必须用心观察、精心呵护,没有艰辛的付出和实干精神,是不可能干好高炉的。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实干家,面对问题不妥协、不气馁,总是能敢于亮剑、主动出击。”同事刘平这样评价吴江。
厉兵秣马 砥砺奋进 降本创效当时
高炉生产过程中,控制合适的铁口深度是安全稳定出净渣铁的关键。通过在生产中细心观察、科学分析对比,吴江以常用4000mm钻杆长度顶住铁口泥套作为基准,在开口机行走小车上安装零位指针标识,在开口机大梁局部增加刻度标识,将钻杆深度控制在常用2.2m至3.0m之间,通过改造,实现在开铁口过程中精确测量铁口深度,为铁口维护及炉前操作奠定了基础,并且避免因开口深度造成打泥不稳定影响生产。“这小伙确实有点东西,现在无论谁来操作,都能把铁口开好!”吴江以实实在在技改让炉前人吃到了甜头。
承接责任,挖金掘银,培养新生力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使青工快速成长起来,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作为工段的第一责任人,吴江在工作中持续加大对新进员工的培养力度,强力推进“师带徒”“老带新”活动开展,不断提升青年员工的技能水平。
“今天上料操作,你在旁边督导,让你徒弟进行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除了日常培训之外,吴江常常以师傅督导的形式让每位新工自行上手,并进行日常考评打分,同时每季度由师傅对徒弟的学习情况形成培养报告书,借此充分调动员工找差距、补短板、强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培养提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吴江的带领下,工段培养出了许岩、刘士伯、张鹏刚、谢超等一大批骨干职工,为公司打造出一支有核心竞争力的“铁军”。(章森奎)